第三百八十五章 25克大訂單,憑空而來的磁化反應,研發的技術突破!

其實薛兵並不是質疑研究本身,直流反重力是否行得通,他也沒有詳細的研究過。

他質疑的是流程。

正常來說,準備開啟項目的第一步就是論證可能性,像是牽扯億萬經費的大項目,可能性論證是必須經歷的過程。

王浩直接跳過了這一步。

這讓薛兵感覺有些不太好,當然,他也不否認王浩有資格這麽做,也只是提一下自己的意見而已。

他沒有想到其他人都不這麽看,反倒是對他的質疑不理解,明顯對於王浩所說的充滿了信心。

為什麽呢?

權威?

薛兵還是感覺不能接受。

他確實不理解。

劉雲利、何毅等人,倒是能理解薛兵的不理解,因為他們都經歷過這個過程。

何毅、顏靜等人,是最早跟著王浩一起做研究的。

當時王浩對於復刻荷蘭超導研究組的實驗感興趣,就來到了物理實驗室和何毅等人一起研究。

在最初的實驗論證時,何毅、顏靜等人就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但還是聽了王浩的設計,才完成了反重力復刻實驗。

後來項目越做越大。

從科學基金會的項目,到反重力技術的研發,再到不斷提升技術,一路走過來,他們都發現王浩總能找到正確的路。

所以到現在,他們會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觀點,但不會再質疑王浩的決定,尤其是開啟研究項目的決定,就更加不會質疑了。

劉雲利的心路歷程也很類似。

他最開始給保密部門做研究,代表保密部門加入到反重力實驗,還希望能主導反重力實驗。

後來震驚於王浩的研究速度,發現自己的團隊怎麽也趕不上。

打不過就加入!

劉雲利就是這麽想的,就幹脆合並一起進行研究,成為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軍方科技代表。

這些人看到薛兵的質疑,就像是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心裏還非常的有感觸。

“總之,聽王院士的就對了!”

“原因?”

“就像是王院士說的,等研究出成果,自然就證明直流反重力的方向是行得通的。”

“你說萬一不成果?”

“沒有萬一!”

“即便像是你的說的,研究不出什麽,試錯或許也很有意義,這也是王院士的事情,和我們無關!”

“也許錯了一次,下次王院士就會多聽意見了?”

“以前我也想過這種事情,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看到……或許我們可以開個賭盤,就賭這次能不能行?”

“押注吧!”

“我押王院士!”

“我也押王院士!”

“我還押王院士……”

薛兵發現沒有人支持自己,他攥緊了拳頭仿佛要吼一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然後用力的一拍桌子,“我……”

“壓王院士——!”

“切~~~”

一群人轟然而散。

……

直流反重力(強湮滅力)研究正式開始。

各個小組組長當然不是只聽王浩的安排。

他們都是實驗、技術相當優秀的科研人員,參與到研究中自然要發揮作用。

等會議結束以後,他們就安排小組成員們,從理論、實驗,結合原來的材料布局體系等多個方面分析,拿出‘直流反重力材料布局’的可行性方案。

每個小組都要單獨做方案。

即便是專門做實驗的小組,做材料的小組,也從自己負責的方向去分析思考,提供可能存在價值的內容。

這些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當面對一個全新的研究時,出方案自然是非常困難的,他們的方案不能做的全無道理,必須理論、實驗以及資料等做基礎,方方面面的角度進行分析。

總之,方案要有邏輯性,而不是胡編亂造。

反重力形態研究中心以及湮滅物理實驗團隊,每個人都開始忙碌起來,即便是在實驗基地裏,好多人也搬來大量的資料,不斷查看並仔細研究著。

研究中心不同的技術小組之間,也是存在競爭問題的,他們都希望在新研究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牽扯到全新的研究,而且可能是頂尖成果時,貢獻更大自然意味著功勞更大。

那會帶來直接好處。

比如,獎金更多。

比如,會讓自己的履歷更豐富,未來評個院士更有機會。

比如,未來項目評上獎,可能會有機會領獎,因為是國家級的重點項目,還有可能獲得功勛。

等等。

金錢、事業、榮譽,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的。

於此同時。

地球的另一端,阿邁瑞肯能源部大樓。

會議室。

杜魯克·本特眉頭微皺的坐著,他一只手搭在了大腿上,另一只手放在桌上,手指還不斷敲擊著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