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批量制造一階鐵!王浩:你們剛簽大單,會不會不太好?

辦公室裏。

比爾·布萊恩和尤拉伊·諾沃提尼一起沉默著。

在仔細研究了《湮滅力場與磁化反應》以後,他們想著半個月以來,不斷談到的‘技術趕超’問題,都感覺自己像是個滑稽的小醜。

不!

組織裏所有人都一樣。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建立是為了研究湮滅物理,而第一以及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其實諾沃提尼、布萊恩為首的學者們,都更傾向於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合作,從而能夠參與到最頂尖的研究中,只是影響力巨大的尖端科學研究,不是純粹的學術,受到的政治影響也很大。

除非能說服組織大部分人,以及拿出資金做投入的機構,否則想參與到研究中,暫時只有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一個選項。

當然。

即便更傾向於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合作,諾沃提尼、布萊恩等人也希望組織掌握的技術能實現趕超。

過去半個月時間,他們一直都在談這個,也已經準備論證制造第二台設備,並且都充滿了期待。

科學研究追求的都是創新。

現在的情況下,他們的技術比不上對手,導致大部分都是復刻對方的實驗,有的則是對結果做驗證。

復刻、驗證,幾乎沒什麽意義可言。

本來想著制造出下一台設備,就能實現技術上的追趕,還一直津津樂道的討論著。

現在發現雙方的差距大到‘二代以上’,只是論證下一台設備,也就是‘下一代’,幾乎沒有趕上的希望。

“湮滅力場強度是一方面。”

尤拉伊·諾沃提尼嘆氣的說道,“現在還有另一個問題,他們的一些研究,想不出是怎麽做到的。”

“就這個湮滅力場測定,怎麽測定的?”

“強湮滅力場只是個薄層,無法做常規的力學實驗,如此精準的數據,具體是怎麽來的?”

比爾·布萊恩郁悶道,“可惜,他們沒公開實驗細節。”

“不可能公開。”

尤拉伊·諾沃提尼搖頭道,“如果是我們,也一樣不會公開。”

比爾·布萊恩用力抿抿嘴,搖頭道,“你是對的。”

兩人正嘆氣的時候,外面已經熱鬧起來。

好多人都已經來到了辦公樓裏,也都看了新一期《湮滅物理與理論》,布萊恩、諾沃提尼能看出的東西,其他人自然能看的出來。

他們都不斷討論著。

很快。

恩波利·庫博也到了,他同樣知道了消息。

在感到驚訝和郁悶的同時,馬上聯系各技術組召開會議,還特別到諾沃提尼喊了一聲,“尤拉伊、比爾,準備開會,我們要討論一下湮滅力場測定的技術問題。”

恩波利·庫博也知道重點。

湮滅力場強度是一方面,只代表他們的技術差距,湮滅力場強度測定則是個大問題。

他們制造的是同樣的湮滅力場,都只是反重力場外圈的薄層。

為什麽王浩團隊可以通過實驗測定力場強度?

這是重點。

在這個問題面前,猶如鴻溝般的技術差距,都可以放在一邊不談,因為那是不得不接受的事情。

半個小時後,組織的內部會議開始了。

他們就‘湮滅力場強度測定’問題,不斷進行著分析討論。

幾個頂尖學者發表了意見,還真討論出了可行方案,“湮滅力場還是有厚度的,但肯定無法支持常規的力學實驗。”

“我們可以通過釋放純質子束,讓其穿透強湮滅力場,研究質子束的運動變化,來分析場內力學作用問題。”

“其中會牽扯到能量湮滅問題,也會牽扯到熱力、磁化等影響,但排除這些影響,通過大量的計算,還是能排除幹擾,對場力強度做出評估……”

這個方法確實是可行的。

等有人總結出來以後,馬上有大量反對的聲音,“質子束?這種測定的偏差肯定很大!”

“為了測定湮滅力場強度,我們還要找個高能物理團隊合作嗎?”

“這需要多少經費?十個億?二十個億?”

“簡直太復雜了!”

“我可不相信王浩團隊是這麽幹的。看看那一大堆的力場強度數據,怎麽可能呢?”

“……”

會議室裏亂做一團。

恩波利·庫博用力揉揉額頭,他不是物理界頂尖的學者,到技術會議上,根本沒有話語權。

看著亂糟糟的場面,他想的是該怎麽交代。

上次杜魯克·本特問及‘技術差距’,他可是很明確的說,只要制造出‘下一代’設備就能追上。

現在連湮滅力場強度的測定方法,都討論不出個結果,確定差‘兩代’的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