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跨次元的高端技術碾壓,成功經驗和失敗經驗!

會議結束。

王浩的工作並沒有結束,他回到辦公室以後,立刻打開系統查看起任務進度——

【任務三】

【研究項目名稱:橫向反重力場內置磁場發生設備制造強湮滅力場(難度:A)。】

【靈感值:101。】

靈感值總計超過了100點,任務等於是已經完成了,但方案設計工作並沒有結束,他馬上消耗了100點靈感值,腦子裏都是被一條完善的方案充斥,其中的內容都是會議上討論過的。

但是,收獲還是很大的。

消耗的靈感值,幫助他對於整個方案了解更深入,再看向整體設計方案,就能找出一些小瑕疵。

然後,一一修改。

在從頭到尾的修改一遍以後,王浩再看向幾十頁的設計方案,頓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隨後他寫了申請報告,向航空集團申請經費制造設備。

這只是一個形式。

航空集團支持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經費還有兩個億以上的結余,根本不用特別再去申請經費。

王浩也有讓高能所、合作工廠,直接進行設備生產的權限。

但流程還是要走一下的,一些耗費經費的研究,打個申請也讓航空集團審批一下。

重點是,讓他們知道錢是怎麽花的。

這樣正規流程走下來,也等於是讓研究有一個記錄,否則錢是怎麽花的對不上,可能就會產生問題。

現在的工作就是等待制造了。

等設備制造完成以後,就可以進行橫向反重力實驗,再打開磁場設備來制造外層疊加力場或湮滅力場薄層。

這個環節不會太大的意外。

王浩對此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因為他們的設計是完善的,設計方面肯定不會出現問題。

如果實驗出現了問題,大概率還是制造、控制精度以及操作的影響,和設計層面不會存在關系。

現在唯一不確定的,就是制造出來的是疊加力場,還是更進一步的強湮滅力場薄層。

王浩對此還是很期待的。

……

航空集團總部大樓。

李明遠是航空集團的總經理、董事,主管航空科技相關的事務,他正在辦公室裏,接待沈城飛機設計所的許宏偉。

許宏偉是很了不起的飛機專家。

他的年紀只有四十四歲,參與過第20號殲擊機、第15號艦載殲擊機的研發,後來受到空艦系列飛行器的影響,飛機設計所逐漸走向沒落,就連第15號艦載殲擊機生產都受到影響。

這種背景下,許宏偉決定轉型做‘反重力飛行器’的研究工作。

許宏偉是那種非常有天賦的飛機設計師,也具有很強的學習、研發能力,他轉型以後就加入到空艦團隊,並參與了測試空艦-2的測試工作。

之後,許宏偉還研究了橫向反重力場,以及超導儲電技術,以此為突破口做反重力飛行器的設計。

“我們可以著手設計空艦-3。”

“一型和二型的技術都不可能再提升,我的團隊可以讓空艦-3更輕便、載重更高,來提升飛行器的靈活性。”

“另外,不管是空艦-1還是空艦-2,實際上,都沒有考慮武器系統,只是利用空間把導彈裝上去。”

“我們可以重新做設計,完善武器系統,添加電子信息戰系統,同時,還可以設計使其具有一定的隱形能力,可以讓飛行器在起飛、降落以及低空飛行階段更安全,同時,還可以執行低空的轟炸任務。”

許宏偉希望能說服李明遠支持自己的設計項目。

這對於空艦系列發展很重要,同時,也對於他個人實現工作轉型也很重要,反重力飛行器的出現,讓常規戰鬥機前景變得暗淡。

航空集團只投入少量的經費在常規戰機研發上,甚至已經暫停了一些項目,就連大型的渦扇發動機項目都只能勉強維持,集團的研發重心則放在反重力飛行器、超導電機等方向上。

常規戰機領域的設計師、專家學者,工作前景也變得很不確定,許宏偉原來就是其中一員。

現在他則轉行做反重力飛行器設計。

如果能拿下空艦-3的設計工作,他將會成為國內外第一個反重力飛行器設計師。

那實在是太有誘惑了。

許宏偉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過去幾年時間都一直在學習、研究,同時,心裏也思考著空艦系列的問題,希望能自己設計做改進。

他找出了不少問題。

空艦系列飛行器是出自王浩的手筆,但王浩並不是飛機設計師,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放在兩大技術上。

一個是橫向反重力技術。

一個是超導電池技術。

空艦-1、空艦-2,也只是把兩個技術結合在一起使用,成功讓飛行器擁有飛行的功能而已,設計的缺陷是有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