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隱形的空艦-2?不可能,一定是外星科技!

在對待升階材料以及相關的科技問題上,阿邁瑞肯的看法有些混亂,內部就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

有些觀點甚至截然相反。

有人呼籲不再購買任何昂貴的升階材料,以原來的基礎進行自主研發。

有人提到格魯姆湖計劃,表示應該加大對伽莫夫·沙普利的研究的支持,認為升階材料是趕超的機遇,要大規模購買升階材料去研發強湮滅力場技術,並利用最優秀的科學家團隊,實現未來在湮滅力場技術上的趕超。

有人則認為應該和更多的國家合作進行合作,集合更多的優秀科學家、更多的高端技術,取長補短一心做研發。

還有人認為,應該放下身段,拿出誠意爭取能和代表高端湮滅科技的反重力形態研究中心進行接觸、合作。

等等。

最後一種看法的支持度是最低的,因為過去十多年時間裏,競爭、對抗一直都是主流。

王浩團隊代表的就是種花家。

這種矛盾氛圍下,他們一時間無法做出決定。

他們還是沒有經驗。

在過去百年的時間裏,他們都沒有碰到過類似的問題。

以前的情況都是完全反過來的,是他們在某個領域擁有高端技術,掌握技術優勢的情況下,不管是怎麽去做決定都對他們有利。

現在反過來了。

高端的湮滅科技、高端的材料技術,制造在其他機構手裏,根本不受他們的控制。

升階材料非常重要。

任何人都清楚,升階材料代表著未來,是必須要去進行研究的,否則很可能就會落後於人。

現在更加無法接受的事情出現了。

即便他們願意花費大量的金錢去購買材料,湮滅科技公司還以‘設備維護’為由暫停了制造。

“欺人太甚!”

面對競爭對手的‘出招’,他們一時間之間不知道該怎麽做。

不再購買升階材料?

別開玩笑了!

如果阻斷了升階材料的購買渠道,不就等於是閉關鎖國,競爭對手可以肆意的進行研究,而他們則連研究的資格都沒有了嗎?

那不是對競爭對手的限制,而是對他們自己的限制。

但是,他們也想不到其他有效手段。

“如果談判能順利就好了,但科技部門的胃口太大了。”在談判上,他們自認為是拿出一定誠意的,都已經決定放松一些領域的限制。

結果還是失敗了。

當然,他們也知道失敗是正常的,對方肯定希望能買到關鍵領域的高端設備,但有些領域是絕對不能松口的,否則對方發展的速度就會更快,而且是更加全面的發展。

現在怎麽辦呢?

若是事情一直拖著,肯定會被大眾質疑‘能力不足’。

最終,阿邁瑞肯高層還是決定用老辦法。

既然有兩個聲音,合作談判又不是一路暢通,只要掐斷了談判合作的路,自然就沒有人再呼籲談判合作了。

……

很快。

好幾個有影響力的人物站出來,從各個領域的角度出發,發表了各式各樣的抨擊言論。

在輿論氛圍制造好以後,其他威懾手段也要跟上。

阿邁瑞肯對媒體公開宣布,準備聯合其他國家發起‘常規’演習。

局勢,一下子就緊張了。

國際媒體輿論的焦點,也轉到了緊張的局勢上,到處都是相關的報道,到處都是相關的討論。

如果只是看媒體的報道,仿佛局勢瞬間就會崩潰一樣。

這些並沒有影響到王浩。

他按照計劃正常進行研究,還建立了新的任務——

【任務三】

【研究項目名稱:微米性顆粒性金屬超導材料制造技術。(難度:S)】

【靈感值:0。】

這個任務建立的相當不容易。

之前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論證積累,再加上曹東明、曲貴的新成果,才成功打好了研究基礎。

S級難度任務,想完成還是很不容易的。

王浩已經申請了項目,申請還在審批的過程中,通過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只是上級部門需要時間協調參與項目的科研機構。

這是個大型的材料技術研究項目,已經確定的參與方就包括航空材料院、超導材料研究中心,科學院超導材料重點實驗室以及東工精密。

王浩是項目的主要負責人。

下面還有兩個院士參與,是科學院超導實驗室的王進南以及東工精密的首席專家楊雲和。

雖然已經確定是項目的主要參與人,但王進南、楊雲和都有點沒信心,他們私下討論的時候,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我根本沒想到,王院士竟然真的申請了項目……”

王進南滿臉苦笑說道,“就在半個月前,我還以為工作已經結束了。顆粒性材料的想法很不錯,但制造那種精度的材料,怎麽想都有些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