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制造出‘未來元素’,放射性問題,壞心情轉移大法!

辦公室裏。

王浩仔細看著手裏的報告。

上面都是實驗後黃金材料的檢測數據,其中一些物理特性,比如熔點,是沒有變化的,但另外一些物理特性變化很大。

首先就是黃金材料的強度和韌性,伴隨著材料密度的上升,材料的外在物理特性也跟著上升。

其次就是電磁特性。

黃金的導電性能明顯增強,也就是電阻率變低了,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實驗研究,但和密度上升也可能存在關系。

另外,有兩點很重要。

其中一點就是向乾生所說,材料會不斷的釋放電子能量輻射,只要是物質都會向外散發能量輻射,但加上‘電子’兩個字就可以理解為‘放射性’。

‘放射性’級別的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自然非常大。

王浩馬上問道,“實驗後,注意防輻射保護了嗎?還有材料檢測中心那邊,一也一定要注意。”

向乾生道,“我們很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磁化材料散發的強磁場,對人體的危害也很大,現在也不用太擔心,我們用的實驗材料不多。”

王浩點頭繼續看下去。

報告最後談到了很重要的一點,實驗得到的黃金材料放置在常規環境再融化凝固,性質依舊沒有變化,依舊有著高密度以及放射性的特點。

當看到這裏的時候,王浩也不由得驚訝的挑了挑眉,自語的說著,“如果元素沒有形成升階的穩態,常規環境下融化再凝固,按理來說,就應該回到原來的狀態。”

“我們也是這麽想的。”

向乾生道,“所以才讓材料中心那邊做了這個實驗,結果發現材料並沒有變化。”

王浩皺眉想了想,說道,“或者,可以試試氣化?”

“氣化?”

“對。”

王浩道,“讓材料氣化,再緩慢降低溫度,讓其形成一個個小顆粒,再去融化讓材料凝固成一團。”

“常規環境下融化不能讓材料發生變化,可能是因為內部原子活躍度不足,如果是氣化,活躍度就夠了。”

向乾生馬上點頭,“等回去就試試。”

這時,何毅推門走了進來。

王浩見到何毅笑了下,連忙招呼一聲,“何教授,不,以後應該叫何院士了……何大院士,這邊坐。”

這句話說出來,氣氛就是輕松了許多。

向乾生把位置讓給了何毅,笑著大聲招呼道,“何大院士!快來,等你好半天了,院士的派頭就是不一樣!”

今年何毅參加了院士增選,他頭上頂著諾貝爾物理學獎,再加上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負責人的職位,評選就真是走個流程。

數學物理學部內部會議上,幾個老院士都明確表態說,必須讓何毅選上院士,否則以後的院士增選也不用繼續了。

當時老院士們是這麽說的,“如果何毅選不上,就是學部的醜聞!”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選不上院士,我們這些老家夥都應該下去,學部也該解散了。”

“必須選上,最好是全票通過!”

“……”

何毅獲得了巨大的支持。

哪怕他不為院士增選做任何準備,也肯定能夠選上院士,提前喊一聲‘何院士’一點都不為過。

何毅帶著郁悶坐下來。

換做其他人招呼一聲何院士,他可能會感覺有點高興,心裏也會多出一絲得意和驕傲。

但是王浩?

向乾生?

這兩個家夥完全就是在拿他找樂子。

王浩打趣了一下何毅,隨後就轉到了正事,他交代道,“我們研究湮滅力場中的材料變化有新發現,需要反重力中心進行實驗配合。”

“哦?什麽實驗?”何毅來了精神。

王浩解釋起來。

強湮滅力場相對於常規環境,就相當於常規環境相對於反重力環境。

在研究材料在強湮滅力場的變化,自然也就需要反重力環境進行實驗配合,反重力環境進行實驗。

簡單來說,就是讓金屬材料在常規以及反重力的環境下液化、氣化,再凝固去研究是否發生變化。

“這個實驗相對簡單,反重力環境比強湮滅力場友好的多……”

“但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王浩,“研究針對的不是新發現,而是針對穩態元素以及材料,是否會在弱湮滅力場發生變化。”

“從理論上來說,不會,但我們不能錯過任何可能。”

何毅頓時更郁悶了。

向乾生做的是強湮滅力場環境實驗,幾乎肯定會有發現,而他做的是反重力環境實驗,結果就是‘可能性不大’。

他都有點羨慕嫉妒了。

王浩交代了何毅進行實驗後,馬上又聯系了湮滅科技公司的技術部門,讓他們生產一階鐵的過程中,讓一階鐵在強湮滅力場中凝固,同時給與一定的物理性壓力,看去檢測是否會發生什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