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諾貝爾物理學終身成就獎,王浩:趕緊一下準備吧!

沈會明以及其團隊在做的項目,就是建造大型雷達接收站,目的是實驗分析一階脈沖短波。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可以檢測到一階電磁波,但他們的研究發現一階波周圍會散射常規電磁波。

這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發現。

利用一階波散射常規波的原理,就可以通過接收散射的常規波,擴大信號強度進行分析,從而完成對一階波的接收。

雷達接收站的運作原理就是這樣。

一階波散射的常規波幸好是非常弱的,接收站的雷達要建的非常大,還要有精密的計算機系統支持,才能夠完成相應的一階脈沖短波分析。

沈會明以及其團隊完成了理論研究,隨後申請進行雷達接收站的建造,科技部門對於一階波的研究,自然是持有絕對支持的態度,單單說和開啟隱形護罩的空艦-2取得聯系,就是非常重要的技術。

項目很快就被審批通過,前期投入就高達三千萬種花幣。

他們一直在做這個項目,希望能夠把雷達接收站建造好,來進行後續的實驗研究。

這個努力的過程是很不容易的,耗費了沈會明以及其團隊很大的精力。

結果……

“現在竟然有材料能直接接收一階波?那麽我們的項目還有什麽意義?”沈會明的心情變得非常復雜,他甚至開始擔心能研究出成果了。

“如果研究出來,也就代表雷達站項目失去意義。”

“研究不出來……”

誰會希望一項技術研究不出來呢?

這就是矛盾之處。

最後沈會明還是嘆了口氣,接下了反射波接收檢測的研究工作。

現在想什麽都已經沒有意義了,他要做的就只是帶領團隊耐心做研究,最好是研究出來,至於雷達站那邊只能不去想了。

……

王浩可不知道沈會明的復雜心情,他覺得沈會明確實非常優秀,尤其聽到說對方還發現了一階波散射常規波。

這可是一項了不起的發現。

之前有物理學家研究了湮滅理論,再結合天文物理就認為,黑洞內部充斥著強湮滅力場,而黑洞的爆發可能主要噴發的是高階波,而人類利用天文物理手段觀測到的都只是散射常規波。

沈會明以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這個理論。

現在的研究希望很大。

在提供了幾種一階材料以後,研究的難度其實是大大下降的,因為檢測電磁波並不是什麽高端的技術。

之前無法檢測一階波,只是因為材料不允許。

常規的材料自然無法檢測到一階波,就像是人的眼睛無法看到一階光波,即便是同頻率的光波,也只能根據其頻率做出判定,而不是用肉眼看到。

現在有了幾種一階材料,未來元素材料,包括鐵、銅等,研究比自然變得容易了很多。

王浩對此非常期待。

在確定了沈會明以及其團隊的工作以後,王浩就回到了湮滅力場實驗組,繼續帶領團隊攻關CWF-041顆粒性材料支持下的湮滅力場技術。

以金屬超導材料為基礎的直流湮滅力場技術,有個好處是可以隨意變動底層的構架,因為就只是金屬材料,只要不進行融化操作,就可以隨意的打磨、彎曲,就可以不斷對於底層構架進行修改。

這個工作當然是非常復雜的,但相比高壓混合材料構架研究,實在要簡單太多了。

一個星期以後,研究組開始下一個實驗。

實驗中制造出來的湮滅力場強度為17.9倍率,比上一次提升了1.1倍率,有提升還是讓實驗組每個人很高興的。

“提升的幅度並不大。”

王浩的評價很一般,“只提升了1.1倍率,再往上就越來越難了。”

向乾生倒是相對樂觀,他說道,“也許下一次,就能提升的更多。”

“希望吧。”

向乾生覺得只是論證的問題,但王浩很清楚他們的實驗提升,是一步步向前邁進的,下一次的實驗必定會比這一次效果更好,也就是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更高,但提升的幅度就很難趕上了。

“按照這次的數據來說,041材料最多支持制造20倍率的湮滅力場。”

“那是修改十幾次、幾十次,連續不斷進行實驗才能接進的數據,看來再想提升還是要更換材料……”

“043啊!”

王浩還是比較期待CWF-043,只可惜,CWF-043的實驗室生產都是個問題,制造顆粒性材料需要的時間太長了。

第二天材料檢測中心又有了新的報告。

這次的報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他們檢測到含量超過30%的一階氫元素。

氫元素的升階研究是很困難的。

氫,是氣體。

如果把氣體裝在高壓縮裝置中,放入強湮滅力場環境就可能會發生爆炸,他們針對氫元素的升階進行研究,後來幹脆決定以常規密度,把氫氣放入到密封的一階鐵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