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激光武器範圍不夠?王浩:虧你還拿了諾貝爾!

一階雷達波釋放實驗取得了巨大成功。

沈會明團隊制造了高頻短波以後,又實驗制造了各種頻度的波,都一一取得了成功,並且表現的非常穩定。

他們甚至還制造出了高頻X光波,只不過受限於電磁脈沖技術原理,高頻X光波表現的並不穩定。

這主要是因為,電磁脈沖技術制造電磁波,注重的是增加電磁波的總能量,而不是增大電磁波的頻率。

在實驗取得成功以後,他們馬上上報了消息。

沈會明團隊的研究一直都很被軍方重視,主要就是因為國內的雷達技術一直落後於國際最先進水平。

這方面的研究也投入了很多,但肯定比不上那些老牌國家百年的積累,國內前科技領域已經實現了遠遠超越,結果‘軟技術’雷達一直都跟不上,還是很讓人郁悶的。

一階雷達技術研發成功,就是在雷達技術領域實現了超越。

一階電磁波,國際上連直接的檢測技術都沒有,更不用說去攔截幹擾一階電磁波信號了。

相比常規雷達來說,一階雷達信號覆蓋範圍更廣,穿透力更強,想要研發檢測技術的難度也要高的多。

如果沒有針對性的檢測、攔截技術,即便通過分析散射的常規電磁波,發現了一階雷達信號的存在,也根本無法做攔截、解析,一階雷達傳播過程中,不斷的散射常規波,強行解析只會得到一大團的亂碼。

另外,一階雷達信號的傳播距離更遠、穿透力更強。

從理論上來說,即便是能量強度在臨界線上的一階電磁波,傳播距離也是百萬公裏級別了。

其中的原理就牽扯到《相對論》了。

《相對論》的時間理論,常規環境下是正確的,光速傳播的能量或物質,時間會變得無比緩慢。

即便理論壽命只有幾微秒,傳播覆蓋距離也要遠比‘光速乘以存在時間’要長的多。

如果一階電磁波的能量強度很高,自然會有著非常驚人的傳播距離。

有了一階雷達技術以後,電子戰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因為對方無法攔截、幹擾己方的信號。

這就足夠了。

一階雷達技術會成為其他科技的強力補充。

比如,F射線技術。

F射線發生技術,最重要的就是打的準,常規的雷達並不能幫助F射線調整準確方向。

一階雷達就不用了。

因為有著極為驚人的穿透力和覆蓋範圍,一階雷達足以在地面監測到太空上的衛星,也就根本不用再釋放什麽追蹤衛星,去追蹤計算目標衛星的軌跡,直接就可以在地面進行跟蹤計算,然後就可以釋放F射線,比光速精準的命中目標。

地面上的F射線裝置,就真正成為了‘衛星武器’。

空艦系列飛行器也一樣,一階雷達可以穿透強湮滅力場,也就能支持空艦飛行器開啟防護罩狀態下,依舊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大大增強防禦能力的同時,進攻也會變得非常犀利。

如此重要的技術,自然就有很多人關注。

沈會明上報的研究成果中,把王浩列在了研究貢獻的名單中,而且是排在第一位的,比他的位置還要靠前。

他上報消息後,和何俊磊說道,“這個研究,我們受之有愧呀。”

“如果不是王院士是在這裏的一個星期,我們已經走了彎路,要達到現在的程度,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

他說著搖了搖頭,“幾年都不一定能做到。”

“雖然王院士並不在乎,但我們必須要讓其他人知道,他參與了研究。”

何俊磊點頭道,“王院士是真是太了不起了,把我們所有人難住的問題,他只是了解個基礎就解決了。”

“是啊!”

沈會明嘆道,“這次真是……心服口服啊!”

……

王浩確實不在乎一階雷達技術是否署名。

那根本不重要。

對王浩個人而言,就只是一項技術研究,是否署名也根本影響不到什麽。他更在意的是,有了一階雷達技術以後,未來的空天母艦就會更加的完善。

他的工作還是非常忙碌的。

等確定有了一階雷達技術以後,他馬不停蹄的好去了湮滅粒子實驗基地。

湮滅粒子實驗基地正在做常規實驗,但很多工作都開始圍繞唐洪超的激光團隊進行。

比如,團隊需要某個光源數據。

實驗就會特別去做檢測,並提供足夠的光源數據支持。

唐洪超一直忙於激光設計工作,過去的20年時間裏,他都覺得自己沒有這麽興奮過。

現在的工作簡直就像處在夢中,他們研發全新的激光技術,卻根本不用考慮光源問題,就直接圍繞光源做設計。

難題,已經被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