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驚人的發現,王浩:光能戰士是存在的?

科技部門、歐洲核子組織以及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一起達成了三方的合作,共同進行強湮滅力場內的粒子對撞實驗以及其他基礎物理研究。

合作已經達成了,消息一時間暫時還沒有傳出來,只有一些內部人士了解情況。

這些人士都可以說是‘頂尖階層’,他們自然不會認為科技部門是‘好心支持’。

雖然是三方一起合作研究,但其中牽扯到最重要的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再包括國際湮滅理論組織,都在投入大量的經費進行研究。

科技部門提供了最重要的設備,歐洲核子組織、國際湮滅理論花費了120億美元,就拿到了設備並可以通過逆向工程了解技術,從表面上來看,科技部門是吃了大虧。

實際上,有一詞叫做技術傾銷。

當競爭對手快要研發出技術的時候,就把自己掌握的技術賣出去,讓競爭對手無法再一心做研發,即便是繼續做研發也沒有意義、持續虧損。

這就是技術傾銷。

在技術營銷的手段之下,競爭對手花更多的錢去做研究,完全比不上花大價錢去直接購買。

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和反重力技術類似,有一個特點是,針對一種材料支持制造場力的技術都不同。

換句話說,每一種材料都針對一個技術,相同的只是底層理論基礎以及實驗經驗。

如果是持續投入,單獨做研發,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夠積累理論基礎和實驗經驗,但同樣的,通過逆向工程去進行分析,也可以反推理論、積累經驗,相對來說,就容易太多了。

所以,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根本就沒有再考慮去研發,他們也知道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也不可能真正研究出東西。

現在只是花一筆錢就能買到設備,顯然是非常超值的。

歐洲核子組織更不用說多,他們也不會去研究強湮滅力場技術,直接買到設備,可以去深入研究基礎物理,真是再好不過了。

最難受的還是阿邁瑞肯方面,想要進行前沿科技的競爭,就必須掌握最高端的技術,而想要掌握最高端的技術,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做研發,才能後來居上實現趕超。

如果只是買設備、買技術,科技水平永遠落後於人。

阿邁瑞肯的一號決策人也明白這一點,但他也在為資金發愁,其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形勢的轉變,他們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是最多的,近幾年也不得不降低投入,就是因為經濟形勢產生了重大轉變。

一則是實際GDP一直在下跌,第二就是貿易逆差一直在擴大。

之所以快速做出‘支持湮滅組織’來獲得技術的決定,還有個原因就是制度問題。

阿邁瑞肯不像是種花家,上下可以一起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他們的每一個企業、機構、政治官員都有自己的利益。

當一個科研支持項目在未來能帶來實際利益,就很容易得到大量的支持,就像是曾經的格魯姆湖計劃,550億美元的超高經費也通過了。

反之。

當一個研究目標不能帶來利益,想要上下都支持持續投入,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很多人會想,萬一未來技術公開呢?他們所做的投入不就都打了水漂?

現在科技部門已經松口,並能夠直接拿到設備,那麽幾年以後,公開一些底層的技術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關系到湮滅粒子,是可以制造無限能源、惠及全世界的技術。

還有,即便自己一方不投入,別人投入不也一樣能研究出來?

另外,有一些機構、企業和強湮滅力場技術絲毫扯不上關系,他們自然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支持研究。

總之,先要說服大部分人支持一項耗費非常高,並可能沒有任何收獲的科研項目,就連國家直屬的科研機構都會反對,因為給了格魯姆湖計劃更多的資金,他們的研發經費就肯定會減少。

這種情況下,一號決策人也清楚,他們草擬的新支持計劃根本不可能通過。

現在也只能先看看情況,了解一下科技部門提供的設備,後續再做考慮了,至於計劃給格魯姆湖計劃的支持,就只暫時擱置。

……

很快,媒體層面也得到了合作消息。

這則消息讓國際媒體感到非常震驚,一直以來,所有人都認為種花家不可能和任何國外機構進行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的合作。

現在竟然能有了合作!

“這也太神奇了,種花家重新加入核子組織,還提供區域性強湮滅力場設備!”

“區域性強湮滅力場,可是關系到湮滅粒子技術啊!”

“核子組織很快就能進行新的實驗,而且是備受關注的強湮滅力場實驗,還是粒子層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