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航飛船成功返航!王浩:我很期待……

丁志強一頭紮進了工作間,開始了苦思冥想的趕作業生活,就連飛船的動向都來不及關心了。

這一次的遠航計劃中,他只是保羅菲爾·瓊斯的副手,有一個全能型、工作非常積極的上級,好處就是自己沒有事情可幹,但是中途卻有王浩交代的工作,也就是針對實驗發現進行思考和理論研究。

針對實驗發現的思考,重點在於保羅菲爾·瓊斯提出的空間波動理論。

所以主要工作還是保羅菲爾·瓊斯來完成,但他也不能什麽都不做,必須要針對內容有一定的,並做出一定的數學推導才能過關。

問題就在於,研究內容是不確定的,至於說有什麽想法更是非常困難。

這個研究實在太復雜了,牽扯到了只存在於科幻想象中的蟲洞技術。

能量傳送?

開什麽玩笑!

如果把實驗發現說出去,估計都會被科學界當成是騙局。

“有的只是空間波動論和實驗結果。”

“保羅創造了空間波動理論,但大多數也只是個概念而已,只有一些基礎內容,要怎麽進行下一步的研究呢?”

“去解釋能量傳送……”

“能量肯定是跟隨場力穿透一起穿透的,但是兩者會存在什麽樣的關系?”

丁志強用力抓著頭皮,他是甚至希望實驗沒有任何發現,那麽自己也不會苦惱了,“怎麽就真有發現了呢?蟲洞……”

“我只是忽悠保羅的啊!”

“王老師也知道我在忽悠保羅,他不會只是在開玩笑吧!”

……

當丁志強不斷苦惱的時候,天航飛船則是在不斷接近地球,很快就進入到地球軌道中。

天航飛船的速度非常快,接近地球的過程中一直在平穩的減速。

減速時,加速度處在每秒負1m到負5m之間,對飛船上的人員來說,減速過程要比加速舒服太多了。

飛船的艙室地面方向和發動機主噴口一致,加速的過程中地面就會給予一個支撐力。

這個力是抵消不了的,只能給予反向的引力,來做到一定程度上抵消,但支撐力是單側的力,和引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地面支撐力以及反向引力的作用下,人體會感覺身體仿佛能夠飄起來,腳下卻受到了很強的力,也會感覺非常的怪異。

在加速的過程中,很多人幹脆躺下來休息,把地面的支撐力分散到全身,就會變得舒服很多。

減速的過程中,地面的支撐力降低了,艙室內會開啟正向的引力,讓地面支撐力保持平穩的。

這樣就能近似模擬地面的環境,讓人體感覺更舒服一些,當然,實際環境還是和地面存在不同,主要體現在引力強度會比地面稍低一些。

另外,引力自動控制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

這主要是因為動力系統和引力控制系統存在延遲,引力控制要根據動力系統數值進行調整,若是動力系統忽然性的增大或降低功率,引力控制就會出現延遲,也會讓艙室內的人員感受非常明顯。

有些人就會因此‘暈船’。

比如,保羅菲爾·瓊斯,不管是飛船在加速還是減速,保羅菲爾·瓊斯的感覺都不舒服,當然減速還是要比加速強一些。

在飛船飛往木星的過程中,保羅菲爾·瓊斯還是堅持下來了,而快要回到地球的時候,他卻發生了‘暈船’現象,就一直待在生活區裏休息。

好在飛船就要回到地球了。

天航飛船回地球可不是直接降落,飛船必須要保證內部的安全和穩定性,以盡可能低的減速和變軌來進入地球軌道以及降落。

飛船第一步就是要進入地球軌道,它遠遠的擦著地球而過,隨後甩出個大弧線依靠地球的引力再返回,並以橢圓形軌道環繞地球旋轉。

在繞地球旋轉的過程中,飛船開始不斷地降低軌道高度,並緩慢的減速到地球自傳速度。

最終,飛船速度和地球自傳同步,並懸浮在了天航基地周邊區域的上方,然後就可以開始降落了。

這時候,無論是天航飛船還是地面控制中心,早就等不及了,他們從來沒有覺得三天時間過的這麽慢。

王浩都有類似的感覺,他去了好幾趟控制中心,詢問了好幾次,“現在狀態怎麽樣?高度多少?”

“預計什麽時候開始下降?”

“下降要多久?”

於此同時,媒體上也有了很多報道。

第一媒體能夠拿到天航飛船的信息,但他們的消息依舊是有延遲的,得到的也只是大概數據,還有采訪到的‘預計回歸’時間。

第一媒體也針對進行了報道。

直到天航飛船正式開始下降,第一媒體才確定了回歸時間,派駐的記者馬上去基地采訪,也開啟了針對天航飛船回歸的直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