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公開太空實驗,新主張:學習、超越!

會議室裏。

在聽了趙老師的提問後,所有人都知道他為什麽支持研究。

強S波的能量傳送特性,用在軍事上簡直是不講道理。

當在地球的一邊,就可以鎖定另一邊的位置並進行無法攔截的瞬時打擊,敵對方根本沒有任何辦法,連做出反應都來不及。

這就是跨次元的武器技術,就像是幾百年前的戰爭中突然出現了大規模殺傷的制導導彈,戰爭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一方才剛剛集結好軍隊,還沒有朝著對手方向行軍,就已經被導彈炸的一個不留。

很多人心情是復雜的。

之前他們都覺得,引力場技術就已經是跨次元的武器,七萬米以上的高空上,利用飛船釋放引力武器,就可以對於地面進行大範圍的破壞。

這就已經是很不講道理的技術了。

問題在於,光壓發動機為核心制造的飛船,靈活性必定會差很多。

幾萬公裏可不是不夠到的,技術稍高一些導彈都能造成威脅。

如果進行大範圍的飽和攻擊,只要一發導彈的命中了飛船,就能夠把飛船擊落下來,甚至,有導彈在飛船距離近的位置爆炸,也會對飛船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現在的技術就不一樣了,能隨意在任何位置制造,穿透地球直線威脅到地球的另一邊。

當然,威力相對肯定差一些,但問題是可以做到定點打擊對手,沒有任何反應時間,也不可能有任何反抗之力。

如果能夠把傳送能量的強度,也就是威力提升上來,就會顯得非常的誇張。

這並不存在技術瓶頸。

不管是任何的武器,橫向提升速度都是非常快的,比如說,能夠制造出炸藥,那麽就能夠制造出大範圍劇烈山上的炸彈。

能夠制造出小型的原子彈,很快就能制造出超大範圍殺傷性的致命性核武器。

現在傳送能量的強度並不確定,但只要能夠做到能量傳送,那麽和傳送超高強度能量之間,就不存在技術瓶頸了,差別只是量的積累而已。

有了這樣的武器以後,放眼全世界還會有對手嗎?

誰還敢來挑釁?

如果發生了某種爭端,對方的高級人物甚至都不敢在公開場合出現。

即便是高級人物都躲藏起來,但很多建築、基地是不能移動的,像是機場、軍事基地、港口、停泊的航母等等。

這些都可以隨時進行打擊。

“在掌握了這種技術後,就真正能實現在地球範圍內的無敵……”

“到時候,是不是會很寂寞?”

在眾人的復雜心態中,主管軍事科技的鄧老師,也舉手表決道,“我也同意了。”

鄧老師同意並不意外。

他負責的就是軍事科技,能獲得一項跨次元打擊對手的超高端軍事技術,付出再多也值得了,更何況就只是公開實驗,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反對。

其他老師不會只從軍事方面去考慮,因為當前的局勢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在軍事領域方面,種花家早就已經是第一,幾艘空艦飛船就很有威懾力,足以讓任何大型艦艇不敢接近,周邊也很久沒有出現過軍事演習。

種花家現有的軍事能力,已經對全世界形成了威懾,再繼續提升也只是威懾力更強。

他們也要考慮其他的因素,比如,安全性以及太空實驗的後續影響。

所有人重新看向了台上。

王浩則是繼續講解道,“對於我們的實驗來說,能量傳送只是一種特性,強S波薄層無法用雷達探測到,所以,我們會用能量傳送的方式,來確定強S波薄層的方位置。”

“太空實驗,會根據強S波薄層的不同位置,來提升制造技術和控制能力。”

“這項研究的目標,實際上是探索全新的物理,其中包含三個主要內容,一個就是薄層的控制制造。”

“現在所制造的強S波薄層強度比不高,這裏的強度指的是場力強度,在弱場力的情況下,我們已經發現並制造出了超級鉆石,並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

“比如說,太空飛船的透光窗,就應用了超級鉆石。”

“還有其他幾種新材料,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強S波薄層的研究,不只是對湮滅物理,對於材料學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意義。”

這一點,領導組是認可的。

在各項科學領域中,材料學是最重要的領域之一,任何科技、產品都離不開材料,能研制出多種全新的材料,就說明技術具有廣泛的研究和發展潛力。

王浩繼續道,“第二,就是能量傳送。這一點就不用再繼續說了。”

“第三,探索技術的下一階段。”

“我們認為,有能量傳送就可能有物質傳送,陳蒙檬教授、丁志強教授、欣頓教授以及薛志超教授組成的小組,一直在研究強S波技術的底層基礎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