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關系到人類命運的技術,王浩:實驗成功了!

在輿論對於能量傳送研究的關注下,第一媒體針對王浩的采訪快速給報道出來。

第二天黃金時段,采訪還上了新聞節目,並且有時長達到五分鐘的片段,針對個人的采訪能上黃金時的新聞,是極為少見的事情。

由此可見,高層部門對於采訪的重視。

上級部門如此重磅的進行宣傳,一方面是應對沸沸揚揚的輿論。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表達對於研究的重視,向全世界進行高端科技研究的宣傳,確立種花家是科技最高端國家的地位。

還有一點,也是為了增加威懾力。

能量傳送相關的研究,用在軍事武器上就是跨次元級別的打擊能力,高調告訴全世界擁有這種技術,就足以形成非常巨大的威懾。

在報道發布以後,國內外輿論更加沸騰了。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王浩竟然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中,面對面的接受采訪,並承認進行能量傳送的研究,他還談到了很多的內容,包括所做的研究項目,涉及到的技術,還談到了一種新型的理論。

黃金時段發布的新聞片段中,就有王浩對於新理論的說明。

他說是自己學生完成的研究,但所有人都覺得研究肯定離不開他,研究打上了‘王浩’的標簽,受到的期待已經非常高了。

那可是物質傳送實驗,可以直接理解為蟲洞技術。

蟲洞技術,是一種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跨星系傳送技術,而人類必須要掌握蟲洞技術,才能夠進行跨星系的探索。

這主要是因為宇宙太過於龐大。

現在能確定僅僅是太陽影響的範圍就超過一光年,一光年,也就需要在光速下飛行一年。

換句話說,有飛船能夠達到光速飛行,也需要一年時間才能飛出太陽的影響範圍,而想要達到最臨近的星系,至少需要航行五年以上。

這種以光年為距離的航程,會讓任何先進的飛船感到絕望。

如果沒有蟲洞技術,制造出再先進的飛船,進行跨星際航行也等於同於‘流浪’,等同於是進行一場不知有生之年是否能返回旅途的旅程。

另外,人類還沒有進行太陽系外圍的探索,太陽系周邊是否有風險也是不確定的。

這也就是說,飛船只靠飛行走出太陽系,可能會面對非常大的風險,也許就會變成一場死亡之旅。

如果擁有蟲洞技術就不一樣了。

蟲洞可以把兩個星系連接在一起,飛船穿過蟲洞就能直接到達另外的星系,大大減少航程的同時還增加了安全性。

所以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只有擁有了蟲洞技術才能夠朝著太陽系外進行探索,同時也會擁有廣闊的未來,真正走上征服宇宙的道路。

否則,人類就會被局限在太陽系內。

不管科技再先進、再發達,無法走出太陽系,也就必須要面臨資源匱乏的現狀。

太陽系內,能夠供給人類正常生存的就只有地球,而地球已經快被人類擠爆了,人類的活動對於氣象有了很大的影響,並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問題。

同時,太陽系內資源匱乏,有價值的星球非常少,也會導致人類發展嚴重受限。

這個背景之下,探索其他星系就變得非常重要,也會讓人類發展的未來變得無限廣闊。

在王浩的采訪報道出來以後,國內外輿論都在熱烈的討論,一大堆的科學家站出來針對物質傳送技術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能掌握物質傳送技術,也就是蟲洞技術,就可以制造大型的飛船,大型的蟲洞。”

“所有國家可以聯合在一起,集合全人類的力量一起走出太陽系。”

“這已經不是暢想,而是擺在面前的選擇。”

“屆時人類將會真正開啟星際移民時代,地球不再是唯一,人類真正邁向宇宙……”

“在關系到人類命運的星際探索面前,一切的爭端都不重要了。”

“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物質傳送技術!”

“任何人都會希望,王浩團隊的研究能夠取得成功,物質傳送理論得到驗證……”

這是事實。

哪怕是阿邁瑞肯都有很多人希望新理論能夠得到驗證。

那就代表人類無限廣闊的未來。

這種物質傳送技術早已經脫離了地球科技的範疇,在地球上使用真就是小大材小用了。

如果有團隊掌握了這種技術,對於全人類都是個好事情,原來的爭端都不重要了。

在沸沸揚揚的輿論中,好多人開始關心新理論的驗證問題。

驗證,需要多久呢?

好多人都開始討論起來,“一項全新的物理理論,從出現到驗證,常規來說,需要幾十、上百年時間。”

“現在已經有了能量傳送技術,說明空間是可以穿透的,或者說兩個超遠距離的空間可以連接在一起,那麽物質傳送就一定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