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一切戰術轉換家(第2/5頁)

離開前,李玄霸把蕭銑麾下部將的名字來歷告知了下屬。

蕭銑不是自己起兵,而是嶽州校尉董景珍等鷹揚府中低層將領叛隋,覺得自己的身份太低,不能服眾,就把南梁宗室蕭銑找了出來,推蕭銑為帝。

所以蕭銑稱王稱帝之初,內裏就充滿了政治鬥爭,很符合南朝的刻板印象。

蕭銑憑借政治手腕,挑撥部將中比較有實力者的關系,斬殺了幾個面服心不服的下屬,現在已經基本能控制麾下勢力。

只是蕭銑的本事就點在了政鬥上,因他不是自己起兵,下屬都是帶兵來投,他一直很沒有安全感,所以表面上對人寬和,實際上猜忌心很重。

蕭銑後來基本占據了長江以南,剛有一點和大唐劃江而治的雄主氣度。江那邊大唐集結大軍準備南下,他居然要罷免所有將領,遣散所有兵卒,讓他們回家種田。

明明有長江天塹,李靖和李孝恭帶兵攻打蕭銑時,就和武裝遊|行似的,基本大軍到了敵人就降了。

李玄霸分析蕭銑的心理,蕭銑身為南梁宗室,雖然落魄了些,也是自詡勛貴子弟,恐怕對麾下賊帥一直都又瞧不起又懼怕,總覺得這群人才會威脅自己的安全,同是隋朝勛貴子弟的李淵在他投降後,說不定反而會厚待他。

當時李唐朝中有許多蕭氏子弟,蕭銑估計以為他到了長安,也會被李淵當座上賓。

但他料錯了。

李淵對反王們心胸很狹隘,只要是稱王的人,無論是捕獲還是主動投降,李淵一個人都沒放過。

不過蕭銑若是投降自己和二哥,只要他投降得夠利索,這次倒是可以保他一命。

“我這算不算心理側寫?”李玄霸放下毛筆,自娛自樂地笑道,“蕭銑麾下部將多是隋朝舊將,勸降的可能性很大,但先得給他們一點壓力。如果二哥在,把二哥放出去就行了,唉……”

李玄霸搖搖頭,連連嘆氣。

領兵打仗不是他的長處,他要殫精竭慮謀劃好每一步才敢出手。要是二哥在,二哥就算放空腦子都能隨便碾壓蕭銑,更何況現在還有李靖。

所以自己這方有李世民和李靖,居然全部不在場上!

李玄霸想著想著,又開始生氣。

“軍師,我看到敵軍的船了!嘖嘖,這船怎麽看上去和民船似的,上面的兵卒和民夫紀律也很散漫,不像個正經軍隊。”

將領興高采烈來報。

李玄霸從生氣中冷靜下來,道:“蕭銑麾下主要將領都曾經是隋朝鷹揚府將領,他們帶兵打仗的本事還是有的,不要輕敵。”

李玄霸起身,笑了笑,又道:“但也無須緊張。他們對我們而言,確實是烏合之眾。你們做好我安排的事,就能輕松獲勝。”

將領抱拳:“軍師放心!末將絕對不會出錯!”

李玄霸點了點頭,道:“給他們打個招呼吧。”

李玄霸下令後,兵卒從上遊放下了一排用鏈子綁著的小船,攔住了運糧船的路。

這麽明顯的劫掠,敵軍都沒回過神來,只是在罵又有哪家小匪不長眼睛。

直到火箭點燃了小船,火墻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才有部分曾經打過南朝的老兵感到這一幕有點眼熟。

這時候李玄霸停靠在支流的船只從下遊駛出,堵住了他們的來路。

岸邊的投石機也投出了火藥,還有小船悄悄來到水中,帶著浸油的幹草悄悄挨著運糧船燃起了熱情的火焰。

襲擊裝著糧草的木船,火攻屢試不爽。

李玄霸都不需要看風向,只要前後左右和上空都放火就行。

李玄霸坐在馬背上,在岸邊看著江中紅彤彤一片火海。

真是過於輕松了。

“如果是正規軍,不會這麽輕松。”李玄霸對身後人道,“運糧船附近肯定有斥候打探前後的情況,哪可能我們的大船在他們經過前先大搖大擺地駛入支流,他們居然視而不見。”

“確實眼瞎。”李靖道,“不過也是太原郡王神機妙算。”

李玄霸沒好氣道:“蕭銑麾下都是散裝兵,還沒整合成功,何況他剛殺了一個部將,人心正是不齊的時候。如果他們攻下了南郡,以一場大勝穩定了人心之後,我倒是要用上些計謀。現在哪需要用計謀?”

他又看了一眼江面,心疼道:“我高估了他們,浪費了火|藥。”

李靖哭笑不得。

沔陽原本也是蕭銑的活動範圍,後來蕭銑暫時定都巴陵,沔陽基本荒廢。再加上蕭銑重用巴陵人,對在沔陽騎兵的賊帥不是很上心,沔陽城中豪強對蕭銑很是不滿。

李靖打探到這個情況後,便冒險展露身份勸降,果然成功。

勸降成功後,李靖就得知了蕭銑要進攻南郡的計劃,匆匆趕回來。

趕回來前,他先繞道去偵查了敵情。

不然一百多公裏的距離,他不到半日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