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萬能的意念

李淳風隨後還進行了自己設計的新型加工中心的制造,這是基於幾種加工中心的基礎上,研發的一種綜合智能加工中心,其加工能力將是現有加工中心的五倍。

以第一批原材料的數量,李淳風只能生產兩台,算是試生產吧。

以後有了這種新型加工中心,再加上自己升級改進完成的和後續采購來的設備,整個C區工廠一旦全力投產,產能將非常驚人。

而且李淳風只需要下個指令即可,不用再花心思去逐個設備操作,顯然這才是真正的華夏智造啊!

當然,前提是李淳風要給各種設備配制可以完整運行“力士”人工智能的芯片。

目前李淳風同時進行兩種芯片的設計,一種是基於現有半導體技術的高性能芯片。

從李淳風的意識在電腦裏恢復後,就發現意識所處的神奇空間,硬盤是墻壁,CPU是四方形中樞,內存是看似虛無的空間,運行的程序是這虛無空間中的星星。

這種神奇的體驗,讓李淳風對計算機軟硬件有了全新的認知,表面上計算機的原理,是簡單的0和1的世界,但運行起來後,產生的神奇空間,就不是人類現在能夠完全理解的。

正因為李淳風看到了、掌握了,所以如今他在綜合這個神奇空間對CPU的需求後,設計出一種全新的芯片架構。

這種架構完全不同於現有X86體系,也不同於RISC體系,但它更加適合作為神奇空間的中樞。

李淳風的新架構無論是運算速度、精度都完勝現有架構,同時在功耗、體積、成本上也有明顯優勢。

這是李淳風能用現有的芯片生產設備,就可以生產出的一種高性能芯片,是作為一個過渡期產品,但基本滿足強人工智能的需要。

而另一種芯片的設計,就是全新的超前技術量子技術。李淳風打算盡快開始新型光量子計算機的設計研發,盡快超越現有技術水平,從而能夠將自己的超級人工智能運行起來。

鑒於目前的情況,李淳風打算先購買一批高性能服務器,滿足過渡期的需求。

畢竟用自己的服務器,總好過提心吊膽地用肉雞,還生怕肉雞的主人或管理員發現。

於是李淳風在皇城商務平台上下單采購,估計最快明天下午就能送來,最晚後天白天能送到。

李淳風首批采購了300台高性能服務器,後續他還會繼續采購。

此時的C區,如果有人進來看到,一定嚇一跳。這裏一個人都沒有,但是卻又顯得熱鬧非凡。

許多的六足機器人“力士”來來去去,將原材料或者零部件搬運到指定地方,而各個加工中心則有條不紊地生產著零件。

最神奇的要數金屬3D打印機,經過李淳風改進後,它的打印加工速度提升很多倍,一些高精密的復雜造型零件已經能快速地被打印制造出來。

今晚李淳風主要任務已經初步完成,C區工廠設備完成了自我升級,同時已經生產出一批新型六足機器人,還將完成兩台新型加工中心的制造。

隨著C區工廠進入最後的生產階段,李淳風打算讓六足機器人開始進行廠區建設,結果發現自己居然忘記購買一些建築材料。

不過仍然可以讓它們在D區,先進行挖掘作業。按照李淳風的規劃,在這塊自己買下的土地的地下,要建立一個秘密基地,用於存放自己的超級計算機,研究中心以及其他配套設施。

為此,在設備采購中,李淳風專門采購了一款地質探測設備,以檢測倉庫所在的海邊區域是否適合建設地下建築。

李淳風指揮一台“力士”,使用探測設備圍繞著整個倉庫區域,進行了探測,發現倉庫所在的地下,整個地質結構非常穩定。

甚至地下100米之下還有一段不錯的巖石層,正好可以作為自己地下基地的基巖層,這樣地下基地將有個很牢固的地基。

考慮到地下基地需要一定的防禦性,李淳風肯定不會像建設普通的地下停車場那樣,直接在地下幾米處進行,而是打算在地下50米-100米之間,構築地下空間。

這樣地下基地就有了天然的50米砂土層,可以有效防禦一般鉆地炸彈的打擊,李淳風還打算有機會的話,再填充大量的鋼筋混泥土進行加固,將防禦等級大幅提高到可以承受小當量核武打擊的程度。

當然在此和平年代,核武打擊有點扯遠了。

李淳風依據地下基地規劃圖,隨即下達指令,將大部分“力士”都投入到挖掘工作中,“力士”那六只機械臂中,有兩只機械臂的前端部分都更換成了高速旋轉的刀具,另外四只機械臂更換成挖鬥狀。

兩只旋轉刀具的機械臂將地面瞬間攪碎,緊跟著就是泥土層,後面的四只機械臂則揮動著挖鬥將碎土挖起後裝入背部車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