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換個新家

正當李淳風沉浸在生物科技的知識海洋中時,此前設定的鬧鐘響了,李淳風暫時停下了自己的研究。

退出虛擬世界後,李淳風就看到“疾風一號”已經靜靜地停在地面機庫的待飛位置。

此刻現實世界已經早上7點,李淳風看到冬日的暖陽已經緩緩升起。

下一刻,“疾風一號”超導電機啟動,聲音極為細微,站的稍微遠一些,就完全聽不到聲音。

隨後各項系統檢測開始進行。

當聽到“全息視覺隱身系統開始檢測!”的聲音響起時,李淳風從多個角度觀看到,“疾風一號”仿佛悄然溶於空氣之中一般,從視線中消失不見。

李淳風指令機庫中做維護的“力士”及“獵人”機器人在“疾風一號”周圍開始走動。

無論這些機器人如何行動,“疾風一號”都沒有再顯示出來,顯然初步實地測試沒有什麽問題。

隨後李淳風降臨到“疾風一號”智腦中,操控著它緩緩滑出機庫,僅僅停留幾秒後,“疾風一號”就騰空而起。

大白天的,李淳風沒有開啟超磁粒子噴射引擎,雖然噴射引擎部分也裝備了紅外隱形裝置,可以保證其噴射粒子束受到一定的遮擋,但是李淳風仍然有些擔心暴露。

在海都市上空,沒有超磁粒子噴射引擎,速度也足夠了。

隨著“疾風一號”越飛越高,李淳風俯瞰著整個城市,這是他第一次在白天,從無人機上看著這座商業之都。

一種天高任鳥飛的感覺油然而生。

李淳風讓智腦隨時聯動著海都機場的空管指揮中心,這樣“疾風一號”就不會飛到民航線路上,引起空中撞機事故。

畢竟如今的“疾風一號”真的猶如不存在一般,完全處於隱形狀態。

李淳風為此特別調動天眼系統的衛星進行拍照,結果依然無法捕獲到“疾風一號”的蹤影。

李淳風於是慢慢降低高度,保持在800米高度進行巡航。海都市的第一高樓在600多米高,在800米高度飛行,完全不用擔心碰到。

在800米高度盤旋飛行了一陣之後,李淳風決定大膽一點,於是他開始下降高度到150米。

隨後操縱著“疾風一號”從高樓峽谷中穿過,超級靜音效果,完全沒有任何聲音會傳出到10米之外。

而在這半空中,除非李淳風靠近某幢大樓的窗戶,才有可能有那麽一點點聲音傳進大樓中,而聽到的人也不過覺得是風聲。

李淳風操控“疾風一號”玩起了穿越峽谷的遊戲,並且進一步降低高度到100米。

就在李淳風肆意飛行之時,“疾風一號”智腦突然發出警示,“前方100米發現一架航拍無人機,請規避。”

李淳風幾乎立刻進行了操作,“疾風一號”瞬間拔高,從那架航拍無人機上空掠過。

四旋翼帶起的氣流,還是將航拍無人機直接沖的向斜下方掉落。

不遠處高樓頂上傳來一陣驚呼,原來這架航拍無人機的操縱者正在那邊,見到飛得好好的無人機突然失控般墜落,忍不住發出驚呼。

李淳風心裏暗道一聲“抱歉”後,便操縱“疾風一號”迅速拉高,並將意念收回。

而由“疾風一號”的智腦“飛鳥2”自行操控,完成剩下的一系列測試項目。

讓李淳風這麽著急趕回的,是二號的報告,基於“華芯”的超級計算機提前制造完成,並通過全部測試,可以啟用了。

這可太讓李淳風意外了,原以為還要幾天時間的,沒想到二號這麽給力,自從給幾個強人工智能更換了“華芯”智腦的服務器群組後,這幾個家夥的效率真是大大提升。

這也讓李淳風對自己換上“華芯”超級計算機很有些期待,雖然超磁量子芯片已經研發出來,並試產成功,但是等制造出超磁量子超級計算機,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不過,這將在自己搬家完成後,列為第一要務,畢竟這對自己的各方面成長和發展都是有著極大的助力。

“華芯”超級計算機目前安置在地下中轉站,一處剛剛完成的計算中心裏。李淳風現在給地下中轉站命名為“海安鎮”,有著在大海之下較為安全的意思。

這裏的建設仍然進行的熱火朝天,目前也僅僅完工了能源中心和數據中心兩處,其余工廠除了建材廠完成,其余如鋼鐵廠、銅、鋁冶煉廠以及化工廠都還在建設中。

全新設計的全智能自動化的各種礦物冶煉廠,都和人類現有的有很大不同,工序精簡,效率極高。這使得建設速度令人嘆為觀止。

按照規劃,向著大海方向進軍的隧道已經逶迤向前。僅僅一個晚上的功夫,這個隧道已經向前掘進了一百多公裏。

這還是因為目前大部分“力士”都在“海安鎮”抓緊建設幾大冶煉廠和化工廠,否則以“鉆地鼠”30公裏/小時的速度,如果配合的“力士”足夠的話,24小時就差不多到太平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