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海底城市

在冰人太空戰艦將出的時候,一道金屬天幕,正從平原上星羅棋布的建築中緩緩升起,很快將整個氣泡內部的空間籠罩起來。

在其內部,這種金屬天幕正不斷升起,足足有12道,將整個氣泡空間縮小了20米高度。

同時,內部還有一些巨大的新型材料構建的巨柱,從一些巨型平台上進一步升起。

這些巨型柱子一共108根,經過計算後,能夠完美地將巨大的金屬天幕支撐住。以新型超磁建材的特性,完全不用擔心垮塌的事情發生。

為了美觀,圍繞著這些巨柱,同樣會有各種建築物建立起來,讓地面上的人們看起來不會被巨柱影響,產生某種壓抑感。

原來,李淳風在制定挖掘外星戰艦方案時,就想著,索性建造一座海底城市,一座籠罩在金屬屏罩中的城市。

每一層金屬屏罩之間,都布置著許多的斥力輸出口,這樣相當於海底城市有12道無形斥力屏障,確保海水絕對不會發生倒灌情況。

同時,這種金屬屏罩有著強大的防護作用,每一道都有著一米厚度,12道疊加在一起,甚至百萬噸級的核武爆炸,只要不是正面擊中,僅僅是沖擊波的話,也完全無法擊毀它。

更何況,有著各種進攻防禦手段的李淳風,也不會讓人將核彈投擲到這裏。僅僅太空中,就布置了多個天基超磁粒子炮、電磁軌道炮。

一個多月來,李淳風在地球軌道上,不僅布置了衛星網,同時也布置了一些天基武器,確保自己的基地不會被遠程彈道導彈,尤其是帶有核彈頭的導彈擊中。

在海安鎮經過一個多月的完整生態圈實驗後,在這座新建的海底城市,也將建設完整生態圈。

人類可以自如地生活在這裏。

隨著金屬護罩的合攏,在12道金屬護罩外,一道新的電磁護罩再次激發出來,這是從冰人的太空戰艦上學到的電磁護罩技術。

有了它,核武的攻擊效果要再次大打折扣,想要攻破它的防護,首先需要耗盡它的能量。

不過在天風二號地底基地,新建成的冷核聚變反應塔,為這道護罩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能源,此後還將增加新的冷核聚變反應塔,確保整個金屬護罩的能源供應。

在整個海底城市的金屬護罩上,有多個出入口,供“狂風”飛碟進出,此時李淳風操控著“狂風”從一處出入口飛入。

剛進入到海底城市空間中,金屬護罩的天幕,正漸漸明亮起來,一輪人造太陽沿著某個軌道,緩緩升起到半空中。

整個空間內霎時光明起來,而就在此時,那處巨大的黑洞中緩緩升起一個龐然大物。

那巍峨的身影,遮擋住相當一部分區域的人造陽光,冰人的戰艦是沒有反引力裝置的,他們的戰艦都是在太空工廠中建造。

能夠直接從星球表面起飛的戰艦,一般都是驅逐艦級別的中小型太空戰艦,完全是依靠強勁的動力引擎,來擺脫星球引力。

而大型戰艦一般不會落到星球表面,因為重新起飛時,太浪費能源了,通常也沒有那個必要。

李淳風卻對這艘戰艦進行了大改造,不僅裝備了反引力的瑟爾引擎,而且還將全息視覺隱身系統加裝了上去。

當然戰艦的主控電腦已經更換成了超磁量子服務器群組,五號也升級為超級人工智能,由於吸取了冰人主控電腦中太空戰的信息,五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李淳風的軍事主管。

為此,李淳風自己消化吸收地球軍事知識後,也傳給了五號一份,讓他也擁有了地球上最全的軍事知識庫。

在海底城市的平原上,事先規劃好了一處地方,用於戰艦暫時停泊。

目前太空戰艦的一些改裝工作還沒有全部完成,最關鍵的是太空戰艦在進行最後一次空間跳躍時,由於將冷核聚變反應塔的能量一次性注入,導致戰艦能量回路受損。

雖然修復了一部分,同時在改裝的瑟爾引擎幫助下,使得戰艦可以從地底飛出,但由於自己在太空中沒有基地對它進一步修理,所以只能在海底城市中完成這項工作,並全面檢測後才能重新飛向太空。

所以冰人戰艦飛起來後,將會停泊在這裏,等待完全修復後,才重新起飛,飛向太空。

看著空間中那艘太空戰艦,李淳風還是有些激動,雖然自己已經多次看過它。

此時它正在緩緩向停泊場降落,飛起來的太空戰艦和埋在巖層中的,看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啊。

俯瞰著整個海底城市的空間,1000米的高度,已經沒有太大的壓抑感,“力士”和冰人的四足機器人,都在抓緊將遠處早已堆積如山的巨石填入那巨大的黑洞中。

畢竟戰艦原先所處的地方,其下方百米左右就有熾熱熔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