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勇於獻身的羅思明

地球上的風雲變幻,各種明槍暗箭,此時都影響不到李淳風。

李淳風將意念降臨在分身上,搭乘改裝後的冰人運輸艦,此時正在趕往小行星帶的路途上。

運輸艦中滿載著各種智能機器設備,以及一大批建設機器人“力士”和“鉆地鼠”,再有數架“狂風”飛碟裝載的武裝機器人“獵人2”和“武士2”。

整個編隊,十架“月刃”在前,運輸艦居中,十架“狂風”在後,以180公裏/秒的速度,在茫茫太空中飛行著。

這是地球人類首次有這樣的太空飛行器編隊,並且是以如此高的速度進行飛行。

要知道此前地球上最快的宇宙飛船,是M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任務,正以每小時5.8萬公裏的速度飛往冥王星。

以現在編隊的速度,大概4天左右就能抵達火星,而以M國最快的宇宙飛船的速度,則要42天才能到達。

這是因為火星和地球剛剛在2017年達到過最近距離位置,如今也並未遠離多少,目前相距差不多5800萬公裏。

如果編隊不在火星停留的話,再飛行19天左右,就可以抵達本次行程的目的地,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

不過對於李淳風來說,還是嫌這個時間太長了,看著周邊稀疏的星空,李淳風下定決心,要再次研發出更快的太空飛行器。

不然,以這種速度,在茫茫星海中航行,時間太過漫長了,地球人類可沒有冰人那麽長壽。

冰人在基因改進之前的自然壽命極限就相當於地球人的一千歲,而基因改進之後,普遍壽命極限都能達到八千歲。

也就是說冰人的基因技術可以將自然壽命極限提升到八倍。

如果地球人也能有同樣的基因技術,並進行相同幅度提升的話,壽命極限也只有1200歲。

相對於茫茫宇宙來說,以現在的編隊速度,航行1200年,還真走不了多遠。

冰人所在的星域有多處天然蟲洞,可以供他們去往其他星域,而太陽系附近有沒有同樣的這種蟲洞,目前來說還不知道。

不過,好在冰人戰艦上有探測這種蟲洞的設備,李淳風已經進行了掃描並成功復制。

此前已經制造出兩台設備,並配屬在相應的探測飛行器上,此刻應該已經在火星附近進行相關探測活動。

這種探測飛行器,被李淳風命名為“探路者”,其智腦是強人工智能,飛行器中裝備多種探測設備,既可以探測各種資源,也可以探測生命,還可以探測蟲洞。

目前探測飛行器上的生命探測儀可以探測碳基生命、氮基生命、矽基生命等三種,矽基生命是什麽樣的,李淳風不知道,在冰人戰艦的資料庫中也沒有。

完全是李淳風通過冰人推導出來的,並假想出相應的特征,生命探測儀就是根據這種假想特征進行探測。

因為自己這種神奇的生命形態,還有冰人的氮基生命形態,讓李淳風堅信矽基生命不僅僅存在於科幻小說中,而是也應該存在於現實中。

“探路者”通過量子通訊方式,與中繼通訊衛星相連,從而保持與地球總部的實時聯系。

此刻編隊中各個飛行器依然保持全方位隱身狀態,唯一能夠閃現太空中的,就是那不明顯的粒子噴射引擎的尾焰。

如果此刻地球上有天文望遠鏡觀察到編隊所在的星空,那麽在觀察者的視野中,這道光也是轉瞬即逝。

編隊的這種速度,觀察者很難反應過來並再次追蹤到,除非是用電腦控制並進行自動跟蹤的天文望遠鏡。

目前來說,哈勃望遠鏡現在的巡天照相機,應該可以捕捉到編隊的尾焰,只是這種電腦控制的望遠鏡,早已被李淳風的神風3.0滲透控制,不可能對李淳風的太空活動進行拍攝。

站在運輸艦的指揮室中,透過望遠鏡看著遙遠的火星,以及更遠一點的小行星帶,李淳風通過仿真分身,將意念延伸到運輸艦體之外,想要看看高速飛行中能有什麽感受。

李淳風從降臨的分身上,將意念延伸出去10米左右。

感受了半小時後,李淳風將意念收束起來,在剛剛這段時間裏,還沒有特別的發現,或許是時間太短的緣故。

想到還需要四天,編隊才經過火星,自己沒必要守在這裏。畢竟沒多久就要過年了,自己還需要陪父母和萌萌過個好年。

於是李淳風將意念從分身上收回,剛一回來,一號就來匯報了。

“主人,剛剛接到‘偽裝者’的報告,他們拿到了伊甸生物公司地下建築的結構圖,也了解到地下建築的具體用途,以及人員的大致情況,還有保衛力量的布置情況。”

“哦,他們去M國那邊也有一段時間了,看來還是很有成果,羅思明的下落也有了嗎?”李淳風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