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福斯拜羅的紅

隨著初采隊一個一個探查點走過去,對於福斯拜羅特產植物在春季時的生長狀態,芙奎琳和她的專業團隊收集了相當多比較詳細的數據。

而通過這些數據,不難看出,福斯拜羅人養不活這些北境植物,是有原因的。

就比如卡西多蘿絲花,這種植物的生長條件比較正常,無論是濕度要求還是氣候要求,福斯拜羅都可以滿足,但問題是,它的萌發和越冬條件實在是太過苛刻了。

作為一種三年生的草本植物,卡西多蘿絲花要經歷兩個冬天,而如果要成功越冬,就必須有強風吹拂,而且是夾雜著冰元素的風——也就是艾尼維亞之息。

沒有艾尼維亞之息的吹拂,卡西多蘿絲花的莖部表皮下,無法制造一層用以維持莖部形態、將其壓低至匍匐於地的冰元素保護層。

如果沒有這一層保護層,卡西多蘿絲花就會在冬天裏倔強地仰起頭,然後哢吧一下折斷,無一例外。

而其他的北境植物,也都有著自己各種各樣的特點,它們有的對溫度、濕度要求極高,有的需要特殊的元素環境,甚至還有的只適應龍脊山脈的土壤……

離開了龍脊山脈的環境,這些條件幾乎都不能滿足,所以福斯拜羅人試了很久,都未能成功種植這些植物,再加上福斯拜羅人少、貿易不通賣出的山貨也少,最終幹脆選擇了采藥的形式,來龍脊山脈內采摘。

現在,隨著芙奎琳小組完成了野外實驗,接下來他們就將帶著此行中采摘的種子,返回福斯拜羅,在人工環境下,再次進行模擬培養,如果實驗順利的話,芙奎琳會召集其他小組,一起商量如何制造大範圍的、能夠進行人工培養的條件。

野外實驗-條件篩選-實驗培養-環境改造-小規模種植-推廣種植,這就是卡爾亞傳授給芙奎琳的,用以快速進行特殊物種人工培育的方案。

整個過程如果沒有芙奎琳這個能加速植物生長周期的小姑娘在,耗時起碼要七個生長周期以上,野外實驗這一步,就要花費不知道多長時間——僅僅依靠著控制變量來觀察植物的生產條件,其工作量簡直讓人望而卻步。

但有了芙奎琳在,她能極大地縮減野外實驗和實驗培養的時間,只有小規模種植和推廣種植才需要正常花費植物生長周期的時間!

在野外實驗完成,返回了福斯拜羅之後,芙奎琳和組員們開了一個非常嚴肅的會議,期間拉克絲帶著卡爾亞,還有采藥人行會的會長納丁婆婆也同時出席了會議。

這次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選擇哪一種北境特產植物,作為福斯拜羅實驗種植的選擇。

因為芙奎琳只有一個,而且能精準配合她的人也就那麽幾個,所以想要同時開展多種植物的人工培養實驗是完全不可能的。

只有選擇其中的一種來培養。

而具體培養哪一種,這個問題不僅涉及到實驗的難度,還同時需要考慮經濟問題——如果這種植物大量流入市場,市場吃不吃得下。

如何在人工條件下培養需要特殊生長環境的植物,這是一個學術問題;但選擇哪一種植物進行培養,這就是一個經濟問題了。

此外,考慮到要讓福斯拜羅人相信按照實驗結果就可以培養植物,後續的試驗種植恐怕還需要引人來參觀,這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芙奎琳研究過的北境植物中,卡西多蘿絲花是生長條件最明確的,但在簡單商量一番之後,它卻是第一個出局的。

沒辦法,三年生的植物,哪怕有芙奎琳幫忙完成前期試驗,但在創造人工條件的小規模種植這一環開始,植物就要在人工環境下自然生長了。

後續的推廣種植,也要花費不少時間,再加上種植這種植物會花費很多精力,現在的福斯拜羅人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積蓄脫產三年種花——而且就算有,目前拉克絲的號召力,也不足以讓他們放下所有顧慮來嘗試。

所以,哪怕卡西多蘿絲花的生長條件很清晰、哪怕它的銷路和價格都很誘人、哪怕它的野外實驗效果是最好的,但還是不能選它。

在剩余的植物之中,眾人經過了三個小時的激烈討論,最終將香紅蘇作為了第一個進行人工培育的植物。

……

香紅蘇,北境地區,龍脊山脈南麓山地帶特產植物,它的可用部位是它紅色的葉片。

每當春暖花開之際,龍脊山脈的南麓的植物都會抓緊寶貴的時間,百花齊放、爭奇鬥艷。

香紅蘇的花並不算艷麗,但在這個時候,它的葉片會變成艷紅色,而且會散發出一種奇妙的香氣並分泌油脂。

由於北境地區越冬溫度很低,當地的北境寒蜂築巢所需的蜂蠟比之別處的蜜蜂更多,所以它們非常喜歡香紅蘇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