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潮信

加裏奧被運到了前線。

德瑪西亞大軍士氣高昂。

但嘉文四世卻依舊沒有下達總攻擊的命令。

一方面他在等待著北境第一、第三軍團的調動和包抄,另一方面,他也在等待著春汛的到來。

托比西亞河作為德瑪西亞境內的第一大河,發源於瓦羅蘭大陸中段的爍銀山脈,經靜謐之森、大沼澤、德瑪西亞平原一路向西,最終於雄都海灣匯入征服之海,全長接近五千哩,年徑流量超過一萬億立方米,無論長度還是徑流量,在符文之地都僅次於恕瑞瑪河。

而和恕瑞瑪河水源單一、終年穩定的情況不同,托比西亞河的水源相當復雜,除了爍銀山脈的雪線之上的雪山融水之外,從靜謐之森開始就有大量支流匯入,而在大沼澤地帶更是向南北兩側蔓延開了一片澤地,直至托比西亞城處、有沃爾河匯入、河床變深、河面變寬了之後,才漸漸穩定。

甚至托比西亞城的前身,就是當初德瑪西亞人為了監視托比西亞河水勢而建立起的前哨站。

沃爾河匯入托比西亞河形成了一個水流湍急的Y字型河道,而托比西亞城就位於這條Y字型的夾角內,城市的北邊和西邊都是河水,正是因為這種險峻至極的地勢,斯維因才會選擇在這裏建立要塞,作為前沿指揮的陣地,和德瑪西亞隔河對峙。

嘉文四世很清楚這種地形所帶來的軍事優勢,如果己方想要進攻諾克薩斯人,那無論從西側發起進攻,還是從北側發動進攻,都要先渡過河面,而渡河作戰很容易被人半渡而擊,再糟糕一點就要參考密銀城之戰草木皆兵了。

所以,哪怕有超凡戰力、正義巨像、士氣高昂、後續包抄的優勢在,嘉文四世依舊保持了相當程度的謹慎——這個時候渡水強攻殊為不智。

但有一個時候例外,那就是春汛的時候。

每到春汛時候,托比西亞河的河面都會略微暴漲,正常情況下,大河暴漲是更不利於泅渡作戰的,但在春汛之後,托比西亞河會迎來短暫的枯水期,直到春汛之後的第一波降雨之前,這條大河都會處於低水位的狀態!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春汛的出現是因為春天氣溫升高之後雪山融水的增加,但實際上托比西亞河雖然有來自於爍銀山脈的雪山融水,但對於托比西亞河來說,這種程度的融水有些影響,但並不太大。

更有趣的是,在托比西亞西部五百哩處的大沼澤內,雪山融水的一部分會在這形成外溢,造成了當地有名的“春困”——即春天泥濘困住所有人行人無法出門的自然景觀,讓冬季相對幹涸的大沼澤再次如海綿一般開始吸水。

但在雪山融水停止增加的時候,大沼澤的蓄水效應卻並未停止,它會持續地吸納托比西亞河的水流,進而導致托比西亞河在春汛之後,又會出現非常短暫的枯水期,直至降雨到來、大沼澤吸滿了水之後,這才再次恢復之前浩浩湯湯的模樣。

從本質上說,托比西亞河春季的枯水期實際上是雪山融水增加時間和大沼澤蓄水能力復蘇時間不一致的時間差導致的周期性流量變化,南邊的爍銀山脈會先一步增加雪山融水使得托比西亞河出現短暫的春汛,隨後北邊的大沼澤復蘇蓄水再導致短暫的枯水,除非了解當地情況的本地人,否則對於托比西亞河在春天的水勢變化絕對不會有清晰的認知。

按照嘉文四世的計劃,只要春汛到來,自己就可以準備攻擊,隨後德瑪西亞軍將抓住枯水期的短暫機會,強勢渡河,並趁著諾克薩斯人陷入思維誤區、以為河水浩蕩、毫無防備之時,一舉渡河,並乘勢而擊,爭取利用超凡力量的優勢實現以點破面,進而徹底打崩諾克薩斯的大軍!

而現在,他一直所期待的春汛,終於來了。

……

轟隆隆的巨浪仿佛萬馬奔騰,從東邊的綠齒峰余脈的隘口內奔湧而出,浩浩蕩蕩地卷地而來,常人哪怕站在精心修築的堤壩上看向這大河之水,也會忍不住心神為之而奪。

也正是在這春汛到來的時候,嘉文四世卻向全軍發布了準備進攻、準備渡河的命令。

無畏先鋒的戰士沒有絲毫遲疑,雖然他們絕大部分都不了解托比西亞河的這一特性,但他們依舊按照嘉文四世的命令,整裝待發,時刻準備進行可能致命的武裝泅渡。

而面對著嘉文四世的命令,不少貴族卻起了不一樣的心思,在他們看來,如果這種水勢之下渡河,那簡直就是在送死,嘉文四世如果叫自己的部下渡河作戰,那簡直就是在要自己的私軍送死,一時之間貴族內部的抱怨此起彼伏,不少人都不打算按照嘉文四世的命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