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難得的蜜月期

新福歷十年入冬,德瑪西亞迎來了一陣短暫的和平期。

王室和貴族之間的看不見的硝煙終於散去了,一切仿佛又恢復到了老國王在位的時候,那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時代。

經過了三年的磨合,光照會逐漸在基層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對於各地的領主老爺來說,這些光照會的傳教士就如同是蚌內的石子一樣,在三年的磨合之後,漸漸地有了幾分珍珠的圓潤。

在過去,各地的領主想要管理好封地,大多要依靠著家族的旁支貴族。

不過這種依靠著家族旁支的經營方式,對於大家族倒還好說,像是冕衛家族這種家大業大的,旁支之中有不少從小就專門學習家族產業經營或者封地的管理,在這方面比較專業,但對於那些小貴族來說,自家旁支的能力,那簡直就是刮彩票。

刮得好,那家族封地可以被經營得蒸蒸日上,然後宗家擔心有李代桃僵之事;刮得差,那好好的封地就被搞得民不聊生,江河日下,甚至逼得家族不得不請包稅商代為管理……

在缺乏穩定的人才選拔和任命機制的情況下,各地的任人唯親有利有弊,而且站在家族的角度上,是絕對的弊大於利。

但是,隨著王室將光照會的勢力楔入了基層,在對抗無望之後,各地的領主們忽然漸漸發現,這些光照會的傳教士們,似乎多少有點東西啊?

當然有點東西了!

貴族的旁支未必會被送去讀書識字,但光照會的傳教士可沒有一個是文盲!

如果不是這些傳教士識文斷字、能寫會算,嘉文四世怎麽會選擇讓他們成為王室伸入基層的觸角呢?

意識到了傳教士是難得的人才、而且自己也排擠不得,不少領主的心思也漸漸地活躍起來了——反正你們是國王派來的,不用白不用啊!

於是,本應該是監督各地領主的光照會基層傳教士,漸漸地開始和當地的領主勾勾搭搭起來了。

這並非是背叛,而是一種必然,因為不管傳教士還是領主,他們其實本質上都是自己人。

之前大家關系不妙、勢如水火,那是因為王室和貴族一直在保持著對抗姿態。

但本質上,德瑪西亞還是一個以軍事貴族為主要統治者的封建王國嘛!

王室、貴族、光照會,他們有時候的確會互相撕咬,但一旦局勢穩定,他們卻還是自己人。

現在各地的領主拒絕不了光照會傳教士的入駐,既然無法反抗,那就加以利用,把他們變成自己人嘛!

從平民手裏收的稅,與落在貴族手裏的份額之間,向來是有差距的。

這部分利益之前是被旁支貴族、被包稅商人拿走了。

而現在的話……將它轉給光照會的傳教士,也沒有什麽不可以嘛!

甚至不少心思靈活的貴族,已經開始大力支持自家的旁支子弟去學習、去皈依光照會了。

嘉文四世扶持光照會的目的是從貴族的手中收攏權力,這一點他做到了,但也並未完全做到。

說他做到了,是因為在嘉文四世的打壓之下,德瑪西亞貴族的權力的確遭到了極大的削弱,甚至連貴族議會這種貴族聯合起來給王室施壓的地方,都快要變成嘉文四世的一言堂了,貴族們就算反對國王的提議都需要費好大的力氣。

而並未做到的原因也很簡單,雖然嘉文四世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德瑪西亞基層的秩序,但這種改變更接近於“引入了一個變量之後的重新生成”,而非是遵循嘉文四世意願的完全改造。

光照會的入局的確開辟了全新的賽道,但各地的領主和當地的傳教士終究不可能永遠涇渭分明。

相較而言,也只有所處環境比較單一、個人待遇比較好、手上沾不到什麽利潤的軍隊,還能保持著相對的可靠。

如今嘉文四世不得不急切地打開恕瑞瑪貿易的銷路,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保持這份難得的可靠。

……

王室在調集資源和人手,開始躊躇滿志地準備在恕瑞瑪淘金,而在北境,拉克絲則是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展開了福斯拜羅的第一次內部整肅。

這是拉克絲在來到了福斯拜羅之後第一次大規模的內部紀律審查。

在拉克絲剛剛來到福斯拜羅的時候,禦法者和私軍在福斯拜羅沒有任何利益,而且當時的禦法者才剛剛擺脫了囚犯的身份,雖然偶爾也有人會因為貪汙或者瀆職等問題而遭到懲處、甚至送入真正的禁魔監獄,但整體而言,拉克絲手下的禦法者、辦事員和北境行者組織內部,風氣還是相當正的。

不過,隨著新福城、新福港建成,隨著北境貿易和福斯拜羅貿易漸漸興起,越來越多的金錢開始流過禦法者和辦事員的手中——經濟一旦發展,那同樣的權力所能帶來的經濟利益也就會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