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先鋒戰

海科·吉梅內斯死死地盯著面前的地圖,似乎想要把它完全印在自己的腦海裏。

作為平原行者旅第一團的團長指揮官,海科·吉梅內斯是北境行者所有人之中,壓力最大的一個——因為就在剛剛,斥候已經確定了消息,雄都方面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了五十哩外的皮納拉城,隨時可能揮師北上。

而一旦對方行動,海科所轄的平原行者第一團,就將直面兵鋒。

下意識地抿了抿嘴角,海科的目光終於落在了一條藍色的、西北東南走向的細線上。

在地圖上,這條細線代表著102運河,就在平原行者第一團此時所駐之地不足一哩處。

龍脊山脈余脈的冰雪消融之後,沿著地下河和地表溪流,最終匯入了102運河,現在正是一年之中運河水位最高、水流最急的時候,哪怕營帳的門簾垂著,海科靈敏的耳朵依舊能聽見波浪的聲音。

102運河水勢湍急,橫渡不易,加之雄都方面孱弱的水軍已經徹底完蛋,對方想要繼續北上,就只能在河上搭建浮橋才行。

理論上說,平原行者第一團可以在河岸處以逸待勞,等敵人有所行動,再半渡而擊。

不過,半渡而擊雖然好,但敵人在何處半渡卻是問題。

102運河是引水河,河床非常深,夏季豐水期的時候,運河水流湍急,河內遍布暗流漩渦,看起來頗有幾分天險的意思,但可惜的是,由於這是一條人工修建的運河,所以河寬不足百碼。

而且,運河兩邊都是溫帶針葉林,森林雖然不像是雨林那般茂盛,但也足以掩藏軍隊行動的蹤跡,還能為渡河提供木材,如果海科所部一直等在北岸守株待兔的話,那萬一雄都軍的動作夠快,他們就完全可以趁著海科反應過來之前,強渡過河、建立臨時營寨,進而接應後續大軍渡河。

甚至在狠一點,雄都軍完全可以在森林的掩護下強行夜渡,海科完全來不及阻止。

所以,秉持著主動防禦的思路,海科選擇先一步渡河過去,先和雄都的先鋒碰一碰,將戰鬥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的手裏。

只要主動渡河之後主動在森林之外列陣,雄都軍的先鋒就不可能無視自己進入森林,否則自己隨後掩殺過去,他們就只能蹈河而死了。

而海科這邊,只要保存了預備隊,然後再背林列陣而戰,無論勝敗,都有後招。

平原行者第一團是整個北境行者之中,最為精銳的一支隊伍,不久之前的納施拉美戰役之中,他們依托著納施拉美城南綠洲帶,和皎月軍團展開了一番大戰,依靠著配合和多線阻擊,抵擋了皎月戰士的沖擊。

所以海科很有信心,哪怕是無畏先鋒當面,只要嘉文四世沒有親至,那自己就完全有資格先試試成色。

目光掃過代表著森林的斜線地區,海科終於收回了目光。

渡河!

……

嘉文四世會親至嗎?

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嘉文四世很喜歡親臨一線,但現在顯然沒有必要——架設渡河浮橋這種工作顯然不需要皇帝親臨一線監督坐鎮,而且,根據龍禽騎士的消息,拉克絲的主力此時還在北邊的博爾城,就算河岸有守軍,那數量也不會太多。

面對一支偏師而已,嘉文四世相信,己方的先鋒完全應付得過來,畢竟那可是衛戍軍團的精銳,拿捏北境的一支偏師,還不是手拿把掐?

由於行軍困難、水路斷絕,平叛大軍的物資運轉哪怕征調了不少地方勞動力,但補給依舊相當困難。

這種情況下,嘉文四世能待在易於補給的城內,就最好不要出去帶隊嘚瑟,最好等前鋒渡過前面這條河、擊潰了攔截在河北岸的偏師、建立了臨時營地和補給點之後,自己再率大軍北上。

所以,在平叛軍的主力抵達了皮納拉城之後,嘉文四世第一時間找來了麾下的先鋒指揮官撒·蘭格,向他發布了架設浮橋、渡河建立據點的任務。

對於皇帝陛下下達的任務,撒·蘭格迅速領命,他帶領著麾下三千先鋒部隊,於第二天早晨啟程出發,離開了皮納拉城。

按照撒·蘭格的計劃,自己麾下這支衛戍軍團精銳將會在明天的下午抵達這條無名河的南岸,原地駐紮休息,而後再花上一兩天的時間伐木取材,架設浮橋。

一切順利的話,先鋒部隊在四天之後就能於河北岸建立營地了。

計劃非常完美,但第一步就出了問題——在離開皮納拉之後的第二天中午,他接到了斥候的匯報,稱無名河的南岸有一支叛軍已經在林中駐紮下來了,似乎正在背靠森林列陣,打算正面迎擊己方部隊。

得到消息的時候,雙方之間的距離已經不足五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