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渡河,渡河

三步走計劃的最後一步還有爭論,但前兩步戰略卻已經完全確認下來了。

如今皮納拉城物資充盈,大軍雲集,也的確是時候邁出第一步了。

於是,在得到了嘉文四世陛下首肯之後,德瑪西亞大軍開始出動,正式出發離開皮納拉城,向北邊的102運河挺進。

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雄都方面軍主力完全展開,直至抵達了102運河南岸森林範圍內才停下腳步,然後就地紮營,等到第二天早晨,大軍一面砍伐森林開道,一面繼續向北前進,並於次日傍晚,終於來到了運河南岸。

在整個行軍過程之中,無畏先鋒的精英斥候全程高頻率偵查,天上的龍禽騎士更是絡繹不絕,每刻鐘都有三只龍禽小隊自南向北飛過戰場,盡最大可能避免遭遇敵人伏擊。

於是,雖然平原行者也有小規模部隊留在了南岸,伺機給雄都方面軍找點小麻煩,但最終並未找到任何機會,只能趁對方還未抵達河岸時,乘船撤回了運河北岸。

就這樣,在雄都方面軍順利地抵達了運河南岸之後,他們先是設置了營壘,然後就開始砍伐森林,將大量木材捆紮在一起,做成了多架浮橋,於準備就緒後的第二天早晨天亮之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泅渡。

按照計劃,雄都方面軍布置了超過二十處渡河陣地,全都由無畏先鋒或者烈陽戰士、皎月戰士為渡河先鋒,將陣型完全鋪展開了。

而已經明顯意識到了對方渡河意圖的海科,則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對雄都方面軍的渡河展開了攔截。

平原行者靠著對地形的熟悉,以林中的小型據點為依托,對渡河軍展開了騷擾和攔截——在敵人過河的時候努力破壞浮橋,在敵人渡河之後阻止其陣型展開。

經過了納施拉美戰役錘煉的平原行者,在局部形成了優勢阻擊兵力。

有禦法者的協助,二十處渡河陣地的五百架浮橋之中,有超過一百架被當場毀掉,至少上千名雄都方面軍精銳士兵落入了湍急的河水之中,雖然這些人未必都會溺水,但渡河的勢頭還是有所遲滯。

不過,平原行者能做的,也就僅此而已了。

102運河畢竟不是那種上百碼寬的自然河流,再加上雄都方面軍在渡河之前,一切的行動都被森林所掩蓋,哪怕熟悉當地地形的海科,也不可能預料到雄都方面軍所有渡口的位置,在二十處渡河陣地之中,只有十二處第一時間遭到了攔截,剩余的八個渡河點很快就渡過了大量精銳先鋒部隊,並及時地在北岸站穩了腳跟。

哪怕平原行者這邊的龍禽騎士發現情況之後,海科第一時間調集最近的林中據點戰士前往阻攔,還是有七個渡河點最終穩穩地跨立在了102運河的兩岸。

雄都方面軍沿著這七個渡河點上越來越多的浮橋,一批又一批地抵達了運河的北岸。

隨後,其他強渡失敗的渡河點,雄都方面軍也主動收兵,大隊人馬全員開赴這七個穩妥的渡河點。

在此情況下,雄都方面軍成功渡河已成為定局,海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迅速收攏部隊,將所率全部平原行者集中在一起,對第六渡口展開了突擊。

這一波突擊之中,平原行者又一次展現出了自己高超的步法協同水平,在禦法者的掩護下,平原行者在林間縱躍,以驚人的速度集結機動,在第六渡口開展大規模渡河運動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之勢,又一次集中兵力對渡口展開了襲擊。

突襲來得有多快呢?

這麽說吧,距離第六渡口最近的第五渡口那邊,雄都方面軍發現平原行者開始撤退了,第一時間就有龍禽騎士起飛,前往附近的渡口送信,要求他們提高警惕。

但是,在龍禽騎士準備於第六渡口北岸臨時渡河營地降落的時候,平原行者的突襲就已經到了——雖然龍禽騎士在森林之中起飛比較麻煩,浪費了一些時間,但依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次森林機動之中,平原行者的雙腿,快過了龍禽騎士的雙翼。

巧合的是,負責第六渡口北岸臨時渡河營地防禦的,正是平原行者的老熟人,皎月戰士。

也不知道海科是特意挑選的敵人,還是說這是一個純粹的巧合,時隔數月之後,曾經在納施拉美南部綠洲帶死戰的兩支隊伍,於德瑪西亞北境102運河的北岸再次相遇。

雖然在納施拉美戰役之中,平原行者並沒有占到什麽便宜,但如今異地相處,在得知了敵人的番號之後,一眾戰士們的心裏所想,唯有復仇而已——迅速抵達了作戰位置的三支連隊默契地同時開始了進攻,第一時間造成了營地混亂。

而皎月戰士的反應也很快,他們在聽見了動靜之後,幾乎是條件反射地拿出了月石武器,並沖出營地,並及時組織起了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