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腦

貼合的問題得到解決,生命體復制同類的數量以指數瘋狂猛增。

…兩個…四個…八個…十六個…

數量的增長,也同時伴隨著大量‘枷鎖’的解開,而這,更加刺激了生命體,促使它復制分裂出更多的同類。

隨著相互抱團的復制體數量達到某個臨界點,生命體也在本質上發生了變化。

“我……我是霍古。”

生命體,也就是霍古,現在終於對自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徹底從之前那種渾渾噩噩的狀態中脫離出來。

同時,也不得不接受,自己成為一個‘單細胞生物集群思維’這件事。

“不,也可能我只是一個接受了那個名為‘霍古’人類的記憶……”

在這件事上,霍古並沒有糾結多久,畢竟我思故我在,只有存在於當下,才有資格思考那些天馬行空的事情。

眼下,還有著最為棘手的問題需要它來解決。

那就是溫和型噬菌體植入到這個單細胞集群DNA中的那部分基因。

溫和型噬菌體終究還是噬菌體,不是什麽好好先生,哪怕它是溫和型。

什麽是噬菌體?

那是專門感染侵襲細菌、真菌、藻類、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微生物界的恐怖殺手。

只是和那些毒性噬菌體不同,溫和型噬菌體的反應周期會比較長。

這就好比毒藥也分慢性毒和烈性毒,慢性毒不是沒有毒性,或者不致命,只是毒性剩下周期比較長。

更致命的是,溫和型噬菌體會隨著單細胞的分裂,感染那些分裂的復制體,換而言之,霍古現在所寄宿的這個單細胞生物集群,已經全部都被感染了。

只要溫和型噬菌體進入最後一個溶菌周期,也就意味著霍古寄宿的這群單細胞生物也要完蛋。

而失去寄宿載體的霍古會怎麽樣,結果也是不言而喻。

那麽,我該怎麽做?

這樣一個問題擺在霍古面前,讓它陷入沉思。

細菌與病毒本質上是一種東西,以氨基酸為基礎結構的生命體,只是生存模式不一樣……

基因鏈就好比是錄音機裏的磁帶,只有連接成一體才能夠發揮出原來應有的作用……

“雖然比較麻煩,但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從冥思中回轉過神,霍古想到了一個比較笨的方法——通過DNA‘解旋’,逐步篩選出,那段復制噬菌體的基因片段。

不過在那之前,它還需要先做一些準備工作。

首先是選擇實驗對象,霍古並沒有選擇目前作為載體中的某一個單細胞生物,而是指揮最外圍的復制體,分裂出一個子體。

這個復制體在分裂出去後,又在霍古的指揮下,緊貼著抱團的單細胞生物群。

這個實驗用子體的DNA解旋開始,霍古精神十分專注地觀察著這個過程,不敢有絲毫放松,生怕遺漏掉某個細節。

然後是部分轉錄,解旋轉錄的部分是從那段復制蛋白質結構體的基因片段為起點,開始向兩端逐步擴展復制。

“小心…小心……必須要更加小心……”

霍古一遍又一遍的這樣在心裏告誡自己,如果轉錄出來的殘缺片段形成毒性噬菌體,那將是件對它而言非常危險的事情。

第一次復制開始,在復制出能夠作為連接橋梁的蛋白質結構體後,就只是一些無任何用途的蛋白質,雖然和轉錄出來的噬菌體尾部形成對接,但那個形狀,只是一個毛茸茸的球體空殼,和噬菌體外殼完全不一致。

霍古也由此確定了其中一端的基因鏈的屬於他目前作為載體這個單細胞集群的DNA,由此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到另一端。

第二次復制開始,這一次確實是轉錄出來,但只有噬菌體的外殼,並沒有噬菌體的基因被復制出來。

霍古並不著急,搞實驗的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這是作為一個科研人員的基本素養,十年如一日都是常態。

第三次復制開始,基因單鏈的堿基自發的尋找自己的夥伴,用以補全自己,隨著氨基酸聚集形成蛋白質,噬菌體終於初現雛形。

三對支架式的尾部,以及尾部所連接的火箭形狀蛋白質容器,正是那個溫和型噬菌體的外殼。

轉錄還在繼續,這次氨基酸以完全迥異於之前的形式相互組合,形成一條條的單鏈,並獨立完成堿基對組合,進駐到噬菌體外殼。

霍古知道,它耗費心神想要找尋的基因片段找到了。

然而,還沒等它松口氣,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又讓它緊張起來,它最擔心的事情還是出現了。

那段正在復制的單鏈並沒有停止轉錄噬菌體的基因,子體細胞內的噬菌體數量不斷的增加,DNA單鏈完全失控,不惜一切代價都要轉錄基因,制造噬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