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冰

彗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放大,而後在距離細胞集群將近十公裏的地方高速的襲掠而過。

當霍古反應過來時,這顆直徑達到幾十公裏的彗星和星球的距離,僅僅只有三百公裏。

以彗星此時的高速度,如果不出意外,最多再過幾分鐘,就會在星球引力的牽引下,以一個外切角度撞擊星球表面。

直到目前為止,這發生的一且都是正常的,雖然彗星的出現有些稍微意外,不過這是因為霍古在專注於搜尋那個未知敵人,心無旁騖下意識忽略掉的結果。

然而,下一秒世界就開始不正常了。

一股強引力源莫名其妙的就出現了,出現的是那麽突兀,毫無征兆。

同一時刻,細胞集群也從軌道中滑出,因為它失去了來自星球的引力束縛。

這個引力點看不見,但是能感受得到,通過鈦合金甲殼內細胞的受力形變,以及星球的對比資料,霍古能大致獲得一些引力源的信息——引力源和星球,引力強度相等,空間位置不同。

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就好像星球內部的重心忽然跳出了星球內部一樣。

這種引力點轉移的現象,持續的時間僅不過短短的幾秒鐘,但是這足夠了,原本應該會外切角度撞擊的彗星,險之又險的從距離星球表面的對流層和平流層的分隔帶,大約二十多公裏的距離掠過。

在這一掠過的過程中,彗星發生了解體,平均密度僅有100kg/m^3的彗星,已經超過了它和星球之間的剛體洛希極限,碎裂成五塊直徑在十公裏到五公裏之間的彗星碎塊。

不過,由於其本身的速度遠遠大於霍古目前所處星球的引力逃逸速度,所以即便彗星發生解體,碎塊也沒有向地表墜落,而是和星球擦肩而過,各自分道揚鑣。

良久,霍古才如夢方醒,不知該用何種言語來描述它目前看到的情況。

視線來回的在星球和引力源出現過的位置移動,某種令人駭然的想法由此應運而生。

“那東西該不會是……”

“不好!高度在下降!”

由於剛才出現的引力擾動,細胞集群脫離出原本的軌道,向著星球方向墜落。

此時,引力源的事情被暫時擱置到一邊,霍古需要先處理手頭上的事情。

指令下達,圓錐體外觀的細胞集群調轉身體,尖銳的首部朝向星空,尾部朝向星球地表,外殼兩側的平衡翼伸展出來。

既然敵人並不在太空,那霍古也就暫時沒有關注太空的必要,不過在那之前,霍古需要回收被發射到外太空的細胞集群。

霍古沒打算放棄這個細胞集群,這和它的行動原則不相符,即便對方只是生物型工具。

下墜的速度越來越快,空氣和鈦合金外殼摩擦,長條形的焰柱將細胞集群包裹,就和它當初發射向太空的情景相同,只不過這一次,是重新回到地表。

在細胞集群距離地表還有三十多公裏的距離,尾部的推進點火噴射,細胞集群的下墜速度頓時減緩不少。

隨後,自圓錐體頂部的一個氣囊展開,氣囊的另一端連接著作為燃料的液氫,在常規大氣下,液氫迅速轉化為氫氣,並將氣囊注滿至極限。

下降速度也由此進一步的被放緩,以鈦合金外殼的強度,此時的速度已經無法再給細胞集群造成任何危險,霍古也能將心思轉移到其他事上。

充滿敵意的旋風、熔巖、雷電還在星球上肆虐著,破壞根莖系統。

未知存在攻擊根莖系統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即便沒有霍古從中橫加阻撓幹涉。

因為當初的計劃是蓄謀已久,布局面積極為龐大,以‘億’為單位的有機材料儲備,並且預先就設想到各種攻擊,並做針對性防禦。

霍古並沒有立即作出反應,它只是在觀察著,關於敵人的真面目,綜合此前的種種信息,霍古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

只是,這個想法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甚至就連它這個提出者,都難以感到信服。

而且,這種猜想,還有一些地方難以解釋,就比如敵人對根莖系統和八面體這樣巨構生物型工具的敵視。

就在霍古怎麽制定一個新的測試計劃,以印證自己的那個猜測時,星球上的某種異常狀況引起了霍古的注意力。

首先是,雨停了,濃密的積雨雲一朝散盡,從此,這顆星球的一天不再是混混沌沌,沒有任何參照,而是分為白晝與黑夜。

在白晝,可以看到徐徐升起,這個行星系裏的龍頭老大哥——恒星。

在黑夜,沒有絲毫的光汙染,滿天的星光會讓黑夜變得不再那麽死寂。

這預示著,這個星球的早雨海代時期,結束了。

與此同時,以之前彗星掠過星球表面為契機,全球氣溫開始驟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