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愚公

“…餓…吃……”

自前兩只大傻被鈦合金錐刺洞穿後,又一只大傻命喪於采集者們故技重施布置的陷阱。

得益於生命場構建的頻道,殺死大傻的方法以極快的速度得到傳播,並逐一被其他采集者集群學會,全球大傻本就不多的數量開始出現驟減趨勢。

采集者它們的計劃能夠如此有效主要歸功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大傻不喜歡動腦子,平常時候,基本都是依靠本能在行動,雖然也能夠接受生命場的信息,但是那只是為了確認最近的采集者群體在什麽地方,頻道內的信息它們完全懶得閱讀,因為那樣更加需要消耗能量。

另一方面,大傻的體重因素,龐大的身體質量讓它們在沖刺後,想要停下來就需要一段刹車距離,而當它們意識到陷阱的存在時,中招已是必然。

“大傻的數量還剩多少?”永續在頻道裏詢問。

“還剩下二十三個個體。”

“你們盡快料理完那些家夥,至高意志需要你們的力量,為了族群。”

“了解,為了族群。”

結束通話的永續轉動視角,望向自己對面那高高的崖壁,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拍擊下濺起一朵朵的浪花,礁石則在其中屹立不動。

此時,永續的位置處於這個星球上唯一一塊大陸的沿海區域,而它的身後,是數以千計的采集者集群。

“永續,我們該怎麽做?有方法嗎?”

面對身後同族的詢問,永續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詢問者。

“智能體那邊有沒有什麽方法?”

“沒有,它們也沒什麽好方法,那上面的環境和海洋完全不一樣,沒有水,海面上的氣會逐步把我們身體裏的水給逐步抽幹。”

“可是以我們目前的身體能力,強行登上那片海底,和自殺沒區別,更別說這片未探索區域占據了整個世界百分之五十的面積,就算我們不畏犧牲,恐怕也很難找到至高意志被困的位置。”

“所以說,我才經常叫你們要多動腦子……”

永續接近到崖邊的一塊礁石處,用觸手輕拍了上面。

“看到沒,這是在海底的,那片未探索的區域之所以能夠存在於海面之上,就是因為有這些在海底的部分支撐起來。”

“而我們,把下面這部分挪走,高於海面的那部分未探索區域自然就會降下來。”

永續像是在敘述一件平常是那樣,將自己的想法表述給自己的同族,仿佛它想要挪動的不是一塊大陸的根基,而是一處微不足道的土丘。

“明白了嗎?現在就開始,早一刻開始,我們就能早一刻迎接至高意志的回歸。”

“懂了,為了族群。”

“為了族群。”

一只只采集者開始了行動,它們選擇了一處較為平坦的淺水區,準備在這裏開始它們的挪移工程。

柔軟的觸手將小石子拾起,然後運到較為遙遠的地方放下,將高處的地方填平低處,沒有哪個采集者質疑這種行為的意義,它們相信著永續。

白駒過隙,大傻和采集者間的戰鬥宣告結束,參與到這個浩大工程的采集者數量逐漸增多。

關於沙子,采集者們會用自己分泌出的一種黏液,將沙子裹成團塊,然後帶走。

而大塊堅固的巖石,采集者們會拿著石塊敲鑿,當巖石的一處位置被敲鑿上千億次,再加上海水的滲透,大塊的巖石便會發生開裂,如果敲鑿下來的巖石還是太過龐大,采集者還會繼續敲鑿成更小塊,方便運輸。

不過,由於參與者數量上的增加,一些問題也開始變得明顯起來,那就是食物問題。

幹活的多了,吃飯的嘴也多了,高度集中在一起的采集者,造成了施工海域內的微生物數量急劇減少。

再加上,搬運沙子需要消耗的黏液,也會有一定程度而消耗。

永續它們不得不暫時暫停施工,先進行一次智能體的組織,優先攻克這個難題。

在這次的智能體探討中,采集者首次了解到‘分工’這個概念。

就好比人類首次開發出能夠頂替人力的蒸汽機,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技術創新,采集者也因為‘分工’完成了改革。

‘分工’帶來了工作的細分,掘岸造海工程的許多工作出現專門的采集者進行運作。

比如,開鑿大塊巖石的采集者組成團隊,隨著開鑿巖石數量的攀升,巖石的哪個部位脆弱,如何更快的鑿開巖石等知識將得到有效提升,並被采集者運用到工作中。

運輸任務有了專職,負責運輸的采集者排列成一條長長的‘傳送帶’,它們之間的間隔可以輕松用觸手勾搭到對方,可以實現極快的運送物體,並且,因為是排成一列,而不是密集在一處,海水中微生物數量也不會像施工現場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