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母艦級

剛剛結束手頭上的事情,瑪文疲勞的摁壓了一下自己的腦門。

“呼,報告總算是寫完了。”

說著,把疊有一厘米厚的紙張放入辦公桌上的一個機器,那個形似驗鈔機的機器快速掃描起折疊文件。

在保持松懈神態中,瑪文不動聲色,神情自然地從抽屜中拿出一塊吊墜。

“沒有發光……”

這樣輕聲地呢喃,此刻的瑪文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放松下來——她知道,目前為止已經沒有那種無處不在的監視。

沒錯,她手中的東西正是能夠感知到生命場的部件,其原理並非多麽高大上,就是一小部分的感知細胞插上電極,接受到生命場,生物電必然會發生變化,變化之後,電極另一端的低功率燈泡就會發出微弱的光芒。

瑪文用鑰匙打開了辦公桌一處上鎖的抽屜,取出了一台機器。

“能夠知道您安然無事真是太好了,瑪文閣下,元首可是非常擔心您。”

這台機器的那頭正是救援艦隊的艦隊司令。

此時,這個艦隊司令的面容上隱約間流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

他會有這種表現的原因在於這次的遠征救援,元首給他發布的一條暗命令。

即,不惜一切代價,把瑪文爵士帶回母星,如有任務沖突,這道命令為最高優先項!

當然,這道命令很誇張,即便考慮到瑪文作為帝國科學界‘生物學權威’為原因,發布這種命令仍然是有些牽強。

但假若是再加入另外的一個因素,元首的這個命令就變得合情合理——那就是瑪文的另一層身份,她是元首的親人。

這倒也算不上什麽說了就殺頭的帝國秘辛,只是很少有人提起,包括元首自己,這也就導致只有少數人知曉元首和一個帝國科學界泰山北鬥之間有著這層關系。

嚴格意義上講,這次的殖民星事件,元首固然有著殖民地這個客觀因素,但也摻雜了不少主觀情緒在裏面。

但是瑪文沒那個功夫和艦隊司令寒暄,殖民地可不比身處在外太空的艦隊那樣安全,她直奔主題發起問話。

“博考爾,救援艦隊的容納空間足夠嗎?預計能容納下多少人?”

這是很明顯的問題,那是一個殖民地的人口,即便由於外太空的設施被摧毀,沒有辦法進行實際觀測,但瑪文也不會天真的認為救援艦隊能夠帶走所有人。

為什麽會這樣想?

理由很簡單,這個星球上的人口那可是需要至少兩座星港才能運走的數量,一支艦隊規模再怎麽龐大,能龐大到超過兩座星港?

如果是那樣,那麽又該怎麽進行定期維護?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所以在帝國第一到第三艦隊在數量上都沒有在實質上取得‘質’的突破。

“這個您請不必擔心,盡管艦隊遭遇了一些始料未及的突發情況,那也只是小損失,目前艦隊船只數量94682,其中,母艦級數量568,別說單個殖民地的人口,就是再翻一倍,第四艦隊也能全部帶走。”

博考爾司令的話讓瑪文神情明顯一頓,她的這種反應並非因為博考爾那自滿的態度,而是對方話語中的‘母艦級’。

太過震驚,以致於瑪文甚至懷疑自己因為最近的忙碌產生了幻聽。

所以在博考爾的回答之後,瑪文再一次確認求證。

“你是說母艦級?不是戰列?還是說,在我離開後,戰略指揮中心更改了艦船劃分?”

瑪文無論是語氣還是神態中都充斥著不可置信,仿佛是聽到了什麽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奇跡。

瑪文的這種反應博考爾司令倒也不意外,畢竟那可是帝國的母艦級。

母艦級是帝國中一種可以被稱作‘巨型奇跡’的超大型太空艦船,其體量僅為軌道星港的二分之一,有著厚重的裝甲和密集的火力圈,最外層更有振動夾層,專門粉碎一切的破甲彈頭,搭載其上的大功率激光足以忽略地表大氣幹擾,將一座城市規模的地表燒成玻璃。

除此之外還具備著星港給艦隊提供的太空錨泊機能,而這一切的運作則全部由內部的熱聚變核心所驅動。

這種戰艦是屬於初代戰艦,在帝國剛剛接觸太空的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規劃圖紙,試圖制造這種巨獸。

但它的噸位和火力,讓它一點都不過時。

即便是已經更叠了三代的帝國第三艦隊,正面炮擊對抗單艘這種龐然巨物,也仍然沒有絲毫勝算,只能采取跳幫戰的這一種戰術,以短兵相接方式盡可能的削弱母艦級的優勢來贏取勝利。

唯一遺憾的是,帝國只能造一艘,在那距今約七百年前,就是帝國唯一一艘母艦級的制造起始時間,直到三百年前,這種制造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