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續一秒

要說自產能力,采集者也具備,不過那是光合作用型基因藍圖,雖然內在原理並非依靠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但本質上和地球植物是大同小異。

可問題是現在這段基因並不能發揮出原有的效用,因為此時星球濃密的大氣層,光照度相當低下。

目前采集者它們只剩下一個選擇——編輯基因。

這也是霍古給予它們的第一個考驗,既是考驗它們的整體處理事情的能力,也是在考驗它們對技術的應用。

在確立了行動策略後,選擇出某個個體作為基因整改對象,其他采集者則是各自尋找一處安全地段,趴伏下來,借助能力讓身體漸漸進入半休眠狀態——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約身體消耗的能量。

正在基因整改的采集者也是如此,趴伏在火山巖層上,最大限度的放松自己,似乎和其他采集者沒有什麽不同。

如果想要觀察其變化,需要將視野拉近到微觀級別層面,以細胞視角來審視正在發生的事情。

利用酶這種特殊的有機化合物,實現【解旋-重組-再組合】這一過程,基因裁剪和對接上,采集者手段比霍古要來的更加繁瑣,因為霍古有著絕對支配細胞的特殊能力,而采集者們沒有,它們的身體支配能力延伸不到細胞內部,就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

這種沒有任何反應的階段會一直持續到,最適宜當前環境生存的自養型細胞被裁剪出來為止,然後就會進入到下一環節。

這新一階段,需要所有采集者去參與其中,這一階段是【設計整體結構-篩選最優生物模板-重新加密基因】,這就是相當復雜,和以前那些小打小鬧不一樣,假設把基因比作是一篇文案的話,那以前采集者對基因的修整頂多只相當於對文章進行裁剪和粘貼,而現在這種,則是整片文章全部推倒,這需要考慮的信息量無比龐大,根本不是某個小小采集者能夠勝任的工作。

為了方便理解就拿文章來舉例,重新推倒的話——大綱要怎麽寫?細綱又該怎麽寫?

整體結構布局要怎麽下手?閱讀舒適感又該怎麽辦?等等方方面面。

由於受到霍古的設計理念影響,采集者們很快就拍板了一個模板,這個模板就是霍古的根莖模板,但也不全是,形狀接近於平鋪地面上的蜘蛛網,其皮膚的並不是那些極其堅韌,經過千錘百煉的超纖維表皮,而是有采集者獨立自主開發出來的溫感細胞。

內部結構也有所變化,神經元和那些溫感細胞連接,從溫度起伏差異中獲取到微量電流,借此驅動微觀尺度的氨基酸細胞進行加工,制造采集者們所需要的養分。

形狀、功能都已經確定,然後就是以基因的方式去進行解讀,其實基因這種東西和電腦中的壓縮包很像,基因是通過糖類的脫水縮合,壓縮包則是通過算法,但從本質上講是一樣的,都是把可閱讀信息壓縮,便於存儲。

當基因發生‘解壓’時,實質上也就是在構建藍圖中所設計的生物,基因的隱性和顯性就相當於‘是’與‘否’,這點也與電腦智能程序極其相似。

諸如,該類細胞是否可以在這個部分生長是隱性,也就不會生長,給其他類型細胞騰出生長空間。

而這時另一類細胞為顯性,就會繼續生長,這點上表皮細胞表現的最為明顯,為什麽其他細胞都會在表皮細胞的包裹之下?這就是因為,在其他細胞為隱性時,表皮細胞仍然為顯性。

作為修整基因個體的那只采集者軀體開始一漲一縮的規律運動,漸漸的,從用獠肢爬行的生物體外形,過度成了巨大的球體胚胎,唯一始終不變的是一漲一縮的規律運動。

永續沒有進入那種半休眠的狀態,而是駐守在球體胚胎的附近,它要作為保險,防止意外的發生。

“你要做什麽?”

在不知道過去了多久之後,永續見到一只采集者微微顫顫的向著它這裏接近。

“餓……很餓…還沒好麽……”

那只采集者無比渴望的凝望著永續,並用獠肢指著那個球狀胚胎。

基因修整體的轉化比采集者們預計時間還要更加長久,於是造就了現在這樣的偏差。

“沒有,繼續等待。”

“這個你拿去。”

二話不說,永續將自己的一條獠肢斬斷,推給那名饑餓的同族,這個采集者也沒有過多的廢話,沒有絲毫猶豫的吃下了這條獠肢,在原地趴下,進入半休眠狀態。

但這並不能解決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采集者從自己的位置移動到球狀胚胎的附近,指望著胚胎完成後能夠立即獲取到養分。

“思,告訴我為什麽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