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團結與犧牲

在瑟琳人的逃亡艦隊抵達自己母星所消耗的這段時間裏,當初那個被他們作為殖民星,叫做‘暝’的星球,再一次發生著變化。

這是一場爭鬥,一場有形與無形的爭鬥,一方阻止,一方前進,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對抗著來自天地的威嚴。

采集者們在變強,這是毫無疑問的,暝已經從最開始的玩鬧戲耍,轉變為需要付出一定精力認真處理的態度,施展的手段也變得更加繁花多樣。

唯一可惜的就是,采集者的這種強大,是建立在無數個體的犧牲上……

在采集者所占據的區域,多出了許許多多的新生物類型。

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一種塔狀生物類型,它們普遍呈現出聳立起來的錐尖狀外觀,六條內曲的骨骼結構,不僅提供著強效的抓地力,結構本身的強度也更進一步增強。

這些塔狀生物並非巨構,和巨構那種大體量相比,它們相比起巨構這樣的巨無霸要小得多,龐大的數量加上布展的面積,從外太空上看,星球仿佛‘長’出了毛發。

並且,不知何時,原本十分‘幹凈’的大氣環境中,充斥著各種頻段的電磁波。

是的,就像地球人類的電氣革命那樣,采集者們也在發生著技術革命,無線電通訊技術就是其中的一項。

【指揮中樞,這裏是093-23沿海區域,復數巨型海浪預計46小時後將會沖擊攔海堤壩,初步判斷為颶風氣候,強度4級,請求應對指示。】

漂浮於空中類似氣球的生物,用著高頻無線電,向著‘指揮中樞’發送海浪來襲的提前預警。

這種新類型,通體黝黑,不過那並不是它的膚色,它的膚色為深褐色,導致它看起來通體黝黑的原因,只因為它的‘眼睛’。

有著一雙巨大的復眼,它的外觀形象是一個球體下方垂落著多條觸手,而那一雙復眼就占據著這個球體的表面積,真正意義上的‘全身上下都是眼睛’,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偵察單位。

【中樞指令,093-23沿海區域,拓展根莖覆蓋面積,加固地層,拓建新的攔海堤壩,數量為2,準備投送4級劑量冷凝劑。】

一條條根莖,猶如北歐神話中那環繞世界的海蛇耶夢加得,海面上可以隱約見到其顯露出的那冰山一角,這些龐大根莖中,最細的一條,半徑也是近似於珠穆朗瑪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橫截面積為12560000平方米,相當於16條京瀘高速鐵路雙線隧道。

時至今日,采集者終於勉強算是半只腳堪堪接觸到霍古的那個領域。

這些根莖,不費吹灰之力,依靠著前頭的單分子錐尖,以及龐大的質量,輕易的便破開了海底那些因為水壓,而處於高密度態的地下巖層。

有著後方源源不斷的電力供應,根莖前頭的單分子錐尖,已經不再是采集者那樣,如非必要就絕不使用的非常規手段。

大根莖完成了紮根工程,然後就是作為主根的分叉,小根莖的生長,進一步加固海床,讓暝無法在采集者們所占據區域的淺層地下施加襲擾。

在地下根莖網絡的發力下,海床隆起,兩條綿延到看不見盡頭的攔海堤壩雛形形成,海岸上大量個體躍入海中。

這種個體的外觀很特殊,它們就像是鈦螺和采集者的混合體,既有鈦螺那圓錐狀的身軀,又有采集者的那些獠肢,就像是一個東拼西湊出來的生物。

這些生物也確實是發揮出了‘東拼西湊’的效果,剛躍入海中,便立刻拖起一條長長的尾跡線,是生物體內部能夠和水發生化學反應的‘鈉’正在發揮著效果。

以相當快速度抵達攔海堤壩雛形的生物個體,一只只停駐下來,在雛形上化繭,那些擠不上攔海堤壩雛形的個體則會在雛形沒於海面以下的地方化繭。

生物體的繭不斷的漲縮,並且繭的體積一直在放大,直到和其他繭相互接觸,然後形成更加龐大的繭,類似於之前巨構的建築方式,不過這次采集者們是使用來快速建造攔海堤壩。

巨構的形體是龐大無比的,相比之下,攔海堤壩真的不算什麽,以巨構的方式去建造小得多的攔海堤壩,速度上自然也會快的可怕。

當然,建造的代價就是數量龐大的個體生命成為攔海堤壩的一部分,說得好聽點是融合,難聽點就是‘死亡’。

建設期間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不過那對於早有防範的采集者們並不能算是問題,兩座同時開工的攔海堤壩順利在大海嘯到來前完工。

三道攔海堤壩,由外到內,逐步增高,形成三道防線。

預計沒有出現誤差,復數的巨型海嘯,沖過了第一道攔海堤壩,有了一定的減速,然後是第二道攔海堤壩的減速,在抵達第三道時,基本已經沒有什麽威力可言,更別提越過第三道攔海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