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紙醉金迷的三年

少了一個鐵釘,掉了一個馬掌,掉了一個馬掌,失了一匹戰馬,失了一匹戰馬,丟了一個國王,丟了一個國王,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國家。

最初並沒有什麽太過激烈的針鋒相對,有的僅是一片和諧,阿米巴向瑟琳人表示友好,給予兩顆帝國的殖民星球非常多的物資,它們的慷慨令兩顆星球上的瑟琳人們受寵若驚,兩顆星球的瑟琳人得以因為這些物資加快建設步伐。

瑟琳人和阿米巴之間的貿易合同很多,是以‘億’為單位在計量,雖說瑟琳人對阿米巴的智慧個體心懷戒備,可是他們抵擋不了金錢的誘惑,沒有誰不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家族、利益集團更進一步,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更大的權力。

在殖民兩顆類地星球後,這方面的商業管控,已經隱隱有脫離帝國掌控的跡象,利益驅動人心——當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時,有人就會鋌而走險,當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時,有人就敢踐踏法律,當有百分之三百或以上的利潤,逐利者就敢不顧一切。

以致於帝國在獲知到阿米巴在對自己轄下的兩顆殖民星進行大量物資支援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長達三年的時間。

這三年的時間,是兩顆殖民星的黃金時代,大興土木意味著更多的工作崗位,也意味著基礎設施越來越好,人們生活條件因此越來越高,銀行到處尋找客戶借貸,甚至到了顧客選擇哪家銀行貸款的程度,哪怕是壞賬也可以通過從阿米巴那得來的物質資助填補空缺,經濟在函數圖上以幾乎是豎直向上的趨勢騰飛著。

那是一個紙醉金迷的三年,錢多得花不完,只要肯花點心思那遍地都是黃金,一個人就能輕輕松松賺夠幾代人才能花光的金錢,千億,萬億,百萬億,甚至更多。

停靠在停機坪的公共飛車人們冷眼相待,卻對那些專用飛車趨之若鶩,成千上萬人擠在停機坪叫喊,就為了能坐上一輛專用飛車,甚至為了不惜為此砸下一個億的資金,而公共飛車的每次班車基本空空如也,與同行的飛車形成鮮明對比。

在這三年裏,‘紙醉金迷’並不是形容詞,而是一個已經近似於描述詞的成語,瑟琳人對黃金是真的癡迷成狂,已購買黃金來彰顯自己的富有。

這主要還是因為黃金保值,在宇宙中黃金也是稀缺的貴金屬,恒星的核聚變只能聚變到鐵,鐵之後的元素需要吸取能量,因此只有在超新星爆發的時候才會衍生出像金這類鐵之後的物質元素。

而在瑟琳人的工業體系裏,黃金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位置,它可以結合其他金屬制造合金,也能夠單獨作為某種精密儀器的內部元件,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物質資源,隨著文明的發展黃金只會不斷地升值而不會發生貶值,這是瑟琳人可以預見的未來。

正因為是這樣,購買黃金是這個紙醉金迷時代的熱潮,至於購買這些黃金做什麽——當然是隨便用,可以是上完廁所後的手紙,也可以是下飯的調料品,書簽、書皮、服飾纖維、飛車鍍層等等。

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不敢幹的事情,一個瘋狂的三年。

同一個恒星系內的采集者們見證著瑟琳人的瘋狂,看著他們因為一些虛假的數字升高而狂喜,看著他們再因為這些虛假的數字下降而痛苦,甚至是準備自殺,然後在站於樓頂準備跳下去時,又意外的發現自己重新變得富有,喜極而泣,感謝上蒼。

盡管是這樣的瘋狂,但這三年裏,瑟琳人的金錢不僅沒有貶值,反而在不停地升值,主要的原因在於從阿米巴那裏得到的物質補助,這樣龐大的資源量將物價壓到一個極低的程度。

物以稀為貴,除去稀有外就是需求量,這兩個因素決定了一個物體的價值,正因為是這樣,當某種東西遍地都是時,它的價值就會被往下壓。

黃金因為工業和民間的需求量,並沒有發生明顯貶值,反而呈現著穩步上升的趨勢,不過其他的物質資源價值可就不是這樣,原材料的價值降低意味著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潤,極大程度的刺激該行業的經濟發展,在總督府促進發展的政策下而被壓得更低。

這三年裏瑟琳人的人力價值膨脹到一個什麽程度?

就相當於一個身無分文的窮人幹著工資最低的保潔工作,五六年以後也能輕輕松松的買下美國白宮連眉頭都不皺一下。

不過這些都是虛的,脫離了物質基礎後,錢只不過是串數字罷了,對於這點采集者們很清楚,因為這正是它們有意引導的結果,紙醉金迷的下面是暗流湧動的危機,只是瑟琳人還沒意識到而已。

這是一個炸彈,金融炸彈,當它爆炸的時候,兩顆行星上的瑟琳人沒有誰能夠逃得掉,甚至效果好的話還可能波及到帝國的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