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遠方的航行者們

距離洛人母恒星系統89光年的位置,那是一片平均每立方米在僅有一個氫原子,恒星與恒星之間的空曠地帶。

在初選擇留在洛人母恒星系統調查該文明的事情後,指派一批采集者繼續向外拓展,為族群開拓更多恒星系統。

“結果居然是這樣?虧我之前還那麽緊張。”

“了解這件事終歸對族群是有好處的,當集體的利益和個體利益相沖突時,個體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自身利益,這就是背叛者。”

兩只因亞光速而處於星虹狀態下的采集者在交談,它們討論的正是不久前接收到,來自初那邊的光年通訊信息,閃爍的恒星光源信號,將七萬年前洛人文明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敘述出來。

這也讓不久前,積極做著戰爭籌備工作的采集者們,停下了戰爭模式的運作,重新恢復成以發展和擴張為主調的模式。

“幸運的是,族群擁有意志,只要意志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就絕對不會發生。”

“族群不會有,可瑟琳人會出現這樣情況的吧?”

“有這種可能,但不絕對,他們的集權主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他們走上和洛人相同的道路。”

帝國權力結構,注定了資本難以介入,帝國如果遭遇到金融戰爭,在不可挽回之後,會直接轉變為軍管模式,用帝國機械暴力的將整個經濟體系給‘降維打擊’,然後順帶著清洗掉那些金融蛀蟲,更不會將中央銀行這種國家經濟命脈,旁落到資本手裏。

只能說那個時候,洛人文明的政府,本身內部就存在問題,有一部分人意圖謀取私利,這導致讓事態發展的越來越嚴重,甚至危害到整個文明的生存。

“那麽,那個洛人要怎麽處理?”

“當然是讓他去母恒星的隔壁恒星系統裏繁衍後代。”

“他有什麽價值值得族群專門為他改造一顆行星?”

“一個完整體系的文明,想要從無到有的被復雜生態圈孕育出來,你認為是需要多久?”

“數十萬年到數百萬年吧……”

“那第二個問題,族群缺物質資源嗎?”

“不缺。”

“所以還有什麽問題嗎?”

阿米巴不缺物質,可是缺思想,這導致在技術發展上,存在局限性,不僅僅是阿米巴,瑟琳人、人類,都有自己的思想局限性,這是生理上決定的,有些事情他們智慧物種很難想象得出來。

比如四維克萊因瓶,地球上又有多少人類能夠不依靠數學計算就直觀地理解這個四維物體呢?

繼承了霍古思想的采集者們,秉承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思想,不斷地在漫天星辰中尋找外星文明,順便擴張自己族群的勢力範圍。

“可就憑那個洛人,難道能短時間內實現文明的重生?”

“他就是洛人文明的種子,需要的只是適合生存的土壤,恢復洛人社會大概需要幾萬年吧,樂觀一些的話幾千年應該就能恢復到他們原先那樣的社會,相對於一個完整文明從無到有的隨機孕育,洛人這種確定的,短時間的,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洛人是有性繁殖,沒有異性,那個洛人要怎麽繁殖後代?他不是有壽命的嗎?”

“從洛人的飛船殘骸裏發現了洛人沒有損壞的人造子宮,解析樣品的分子結構,仿制出的難度並不大,更何況孕育生物體這種技術,洛人本來就比族群落後。”

一直在回答同族問題的采集者感到有些奇怪,便詢問。

“你似乎很介意洛人的事情,為什麽?”

“我對於族群放任一個文明任其發展的事情感到很不安,擔心他們會成為族群未來的威脅。”

聽聞同族的回答,采集者便回復。

“他們不會擁有恒星的控制權,擁有的質量資源也僅限於他們居住的那一顆星球,剩余的星球都會被族群給拆幹凈,用以建造宇宙中的巨構生物。”

“資源決定基礎,再好的技術也是需要物質資源才能在現實中發揮效用,假若他們真的有一天敢於觸及到族群的底線,那族群會立即,且毫不猶豫的讓他們成為宇宙歷史中的一小部分。”

采集者可不會放任能夠威脅族群的東西存在,除非沒有選擇,瑟琳人還能活著是因為他們夠識時務,知道已經追趕不上阿米巴的腳步後,選擇了臣服的姿態,所以采集者們才會不再介意瑟琳人的存在。

它們觀察自己勢力內的外星文明,同時也是一種監視,外星文明的工業水平能達到能達到什麽程度,都瞞不過它們的眼睛。

至於外星文明的技術爆發?那就讓他們爆發好了,可以借東風,同技術條件下,雙方戰爭比拼的就是資源,很顯然,一顆類地星球和數百光年恒星系統的殖民地,哪邊資源更多自然是沒必要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