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兩極格局

澤樹它們受限於自身,對一些法則的探究並不完備,就比如說燃燒反應,它們並不知道燃燒是需要三種條件,僅僅只知曉其中的一條,那便是足夠的熱量,只要有足夠的熱量,就可以形成燃燒反應,還會掀起大面積的汪洋火海。

之所以會導致這樣錯誤的認知主要還是在於環境,它們不知道天空,不知道宇宙,視角局限在一維這樣很小的範圍裏,好不容易通過數學和對環境的探索,才對二維、三維有所了解。

不過這種形式了解也了解的有限。

因為不了解天空、宇宙,所以更加不知道真空環境,對於燃燒反應當中的氧條件,無從得知。

還有就是可燃物,澤樹文明所發展的科技樹,是不會存在向人類文明中那樣的實驗室,它們的實驗就是繁殖一堆種子,然後在根據種子所表現的各種形狀,挑選出需要的,再對該基因加以誘導改良,這也就意味著燃燒反應中其中一條可燃物,澤樹文明也是沒有機會去發現。

正因為對火焰了解不足,火種樹在澤樹文明當中才會成為戰略武器一樣的恐怖陰霾,畢竟在它們的認知當中,火種樹是一旦釋放就絕對終止毀滅的東西。

可是‘愛心種子聯盟’卻做到了,它們阻隔了火種樹的毀滅打擊,這對整個澤樹文明而言都是極為震撼的事情。

就好比人類的核彈釋放,強光籠罩大地,地平線上一道旭日冉冉升起,伴隨著的還有直達雲霄的巨型蘑菇雲以及非常恐怖的沖擊波——就在這時,突然間核彈的威力被某種未知的力量給局限,核彈釋放的光、熱、氣浪,一切都被不知名的力量以更暴力的方式鎮壓,然後歸寂於無。

這就是以澤樹視角看待火種樹失效後的感覺。

然而事實上是,采集者們並沒有作出多麽誇張的行為,它們阻隔火種樹毀滅打擊的方法很簡單,即便是地球在面對森林大火時也同樣會使用,那就是——防火隔離帶。

問,如果只是存在氧氣、著火點,沒有可燃物,會發生燃燒反應嗎?

答案是,否。

利用這點,只需要清理出一條寬度十多二十米的帶狀區域,火勢想要進一步蔓延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在這個到處都是油脂類可燃物的植物星球,沒滿足燃燒條件的話,燃燒反應也是同樣不會成立。

當然,防火隔離帶是一種,采集者們還有很多其他防火的方案,比如防火隔離罩,也就是一種巨大的鋼化玻璃罩,體量大概有一座廣場那麽大,雙層結構,夾縫內是真空態,這確保了火焰溫度難以穿透玻璃罩影響到外界。

只要把這個巨型鋼化玻璃罩往某個地方一罩,火種樹的火焰最多只是能把隔離罩內的一切燃燒殆盡,對隔離罩外的東西無可奈何。

倒也不是采集者們太過悠閑去構思這些,這主要還是為了唬住那些澤樹,通俗點理解就是裝神弄鬼,如果采集者們想要徹底扼殺掉火種樹這種澤樹文明的戰略兵器,還有更加簡單的方法。

爆發在愛心種子聯盟和立方國之間戰爭的結果,愛心種子聯盟毫發無損,而立方國完了,這是出乎所有澤樹意料的結果,甚至連始作俑者之一的安格也不例外,它在計劃實行的時候,還是中都是出於將信將疑的狀態——三維生物很厲害,所以它信了,可按照安格的認知,這樣子被動的防禦能亡掉一個國家嗎?它覺得不可能。

可如今的事實告訴安格,那些三維生物說的沒錯,確實是可以不費一兵一卒亡掉一個國家,至少立方國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戰爭本來就是對普通澤樹沒什麽太大的好處,尤其是火種樹戰爭,毀滅打擊頻繁出現,火海葬送了不知道多少澤樹,這就是戰爭的殘酷,戰場上沒有主角,只有死,還有活。

能支撐底層澤樹不斷作戰的是仇恨,家人死去的仇恨,可是各大國在長久的統治下卻遺忘了這個基礎,它們並沒有對底層的澤樹實行輿論控制,因此在安格公布出那場爆發在立方國境內,自殺式火種樹戰爭時,底層澤樹的仇恨從對外轉變為對內。

沒過多久時間,立方國就開始四分五裂,還喪失了底層基礎,一個國家也就猶如沒有支撐的空中樓閣,必然會發生傾倒,砸得四分五裂,立方國就是如此。

立方國使用了鎮壓的手段,可這只是在變本加厲,將對內仇恨刺激的更加旺盛。

正在與立方國交戰的圓球國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它們趁機與那些反叛的澤樹建立聯系,裏應外合,立方國便理所當然的走向了滅亡。

在這之後,澤樹文明內的局勢一下子發生了改變,本來有立方國牽制的圓球國抽出了手,又由於位置關系,可以向棱葉國、鋸齒國發兵作戰,國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二打一,鋸齒國、棱葉國的敗亡只會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