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太空建設工程

希望號從索裏出發,由總指揮麥倫出任希望號的第一位船長,飛船在大量氫氧燃燒的化學引擎的推進下,朝著索裏公轉軌道臨近的小行星帶以13km/s的速度接近,按照航行計劃時間,他們將在一個公轉輪的時間裏抵達目的地,也就是小行星帶。

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度過一段枯燥的宇宙航行時間,在索裏上還在為建造地下城如火如荼的展開建設工程的時候,由麥倫率領的希望號抵達了小行星帶。

“報告!第四、第五艙室氣密狀態被打破!一人受傷,一人死亡!”

“立刻進行氣密封閉!讓幾個船員從外面修補破損區域!”

“這太危險了,要不……”

“現在哪裏都不安全!服從命令!”麥倫怒吼。

剛拉近一段距離,小行星帶就給希望號以及它的乘員們一個見面禮,拳頭大小的隕石輕易的就撞穿了希望號的艙室,而很不巧的是,那個艙室裏有兩名船員,其中一個的頭顱直接被隕石砸碎,豆腐花似的腦漿在無重力環境下飄蕩。

雖說希望號在航行到距離小行星帶一段距離後,就已經開始進行減速運動,並且抵達小行星帶外圍的時候,速度因為引擎減速下降到1km/s,可這速度仍然是非常大,加之小隕石本身攜帶的速度,這導致相對速度處在一個很高的值,希望號的金屬外殼對小隕石而言和紙糊的並無太大區別。

倒不如說,希望號只是付出了這樣點的代價,真的是非常‘幸運’。

在將一名船員的屍體殘留收拾幹凈後,希望號繼續深入小行星帶,速度也在進一步的下降,到了500m/s的程度。

希望號的船員俯在懸窗邊上,觀望著飛船外面的環境,幽邃的星辰為背景,希望號就好似一只螞蟻漫步在由巖石組成的森林之中。

“好了,大家都準備一下,登上穿梭艇進行出艙作業,外面那些場景,以後你們會看到想吐。”

麥倫將一眾船員的思緒從廣袤的宇宙中再次拉了回來,在他的命令下,船員們紛紛開始行動。

一艘艘的小型飛艇從希望好上脫離出來,它們捕撈著以希望號為中心,數十公裏範圍內的小隕石。

當然,這種‘小’並非是此前希望號遭遇的那種拳頭大小的隕石,是直徑數米到數十米大小的隕石,形象點描述的話,就是體積相當於一頭牛到數十頭牛大小的物體。

這些隕石會被小型飛艇或拖或拽的帶回到希望號,數十米的會被電鋸分割成多份小塊,一兩米的則會直接送往希望號的內部。

這個時候就輪到希望號內部搭載的工業機床發揮作用,將隕石內的金屬制取出來,用以進行工業加工,大量的工業零件被生產制造。

這就是希望號被建設出來的目的,它是一艘工程船,用以在太空進行工程建造,這些工程零件再被生產出來後基本會流向三個方向,要麽被用於強化加固希望號本身,使其防護性增加,要麽用來組合希望號上尚未配備的工業機床,再要麽就是用在建造其他飛船上。

外太空是個天然的鍛造爐,真空有著極好的隔熱性,僅剩下熱輻射這一種降溫方式,想要熔煉某種合金,只需要一面很大的聚光鏡,把恒星光照聚焦到那堆熔煉金屬上,熱量不斷堆積,在無引力真空環境下,固態金屬體會逐漸演變成液態金屬球。

再然後,把一根一端開口是喇叭狀的吸管貼在液態合金球表面,利用液壓法,把液態合金球給吸到模具中去。

利用模具的廢熱,船員們的生活汙水再次變為水蒸氣被回收再利用,而模具中的合金也會迅速冷卻下來,成為卡特人太空艦隊發展建設的工業部件。

新飛船在耗時兩個月後被制造完成,因為不需要考慮星球引力的問題,建造的設計基本就是考慮其本身的用途而設計。

這艘新飛船是一艘運輸船,它的用途很簡單,就是返航索裏,從那邊運送更多的人口過來,無論是工業發展,還是艦隊組建,都是需要非常多的人參與進來,希望號上的五十人只不過是初期而已。

運輸船內部空間被盡可能設計的很大,因為要裝很多的人,麥倫的艦隊組建計劃中,索裏唯一要做的就是提供人這項資源,其他資源完全由麥倫這邊自行生產出來,包括水、空氣、泥土等等。

在運輸船離開後,一些農田太空站開始被建造,這些太空站呈現出輪形,輪形太空站旋轉之後就能使用離心力來作為引力。

環形太空站的外側是太陽能發電板,用於給太空站發電,不過這不是給農作物照明用的,卡特人沒有那樣高技術的太陽能發電板,轉換率並不高,維持環形太空站本身的運作就已經很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