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戰術戰略的確定

作戰會議室內,采集者與新帝國的指揮官們聚在一起商討作戰事宜。

采集者們那方多是沉默,看著新帝國的指揮官們給它們講解戰略,這個恒星系統畢竟是新帝國的主場,他們要比才抵達沒多久的采集者們更加的了解戰場環境。

“我們已經將對方派遣過門的艦隊消滅,可以繼續趁勝追擊,穿過門到另一端,向神聖沃姆邦國發起進攻。”

一名指揮官在三維投影前比劃,投影隨著那名指揮官的比劃而隨之變動。

“神聖沃姆邦國在門的兩端都駐防有多個太空要塞,要穿過門就先要奪取或者摧毀這些太空要塞。”

投影中的門圍繞著一圈人造建築,由於門的質量已經達到了紅矮星級別,這些人造建築只需要達到一定的速度便可以不再需要外力,穩定的圍繞在門的周圍。

“我們需要盡可能的拉近作戰,不宜使用遠程類武器,門一旦被流彈擊中,立刻就會啟動應敵機制,後果會很嚴重。”

“有多嚴重?”

關於門反擊機制的事情,采集者們有些上心起來,對於這個問題,新帝國這邊似乎頗為忌憚。

聽聞采集者這番詢問,指揮官很篤定的給出答案。

“我們會全軍覆沒。”

針對這個回答,采集者的生命場頻道內亂作一團,各種想法層出不窮。

詢問的采集者沉默了一小會,向新帝國那方表達意向。

“……請把關於門這部分的情報內容交予我們,我們需要對門重新進行戰略評估。”

“很抱歉,我們這裏也沒有相關的信息。”

新帝國那邊交頭接耳,私下交流一番後,紛紛向采集者們說明原因。

“在一次神聖沃姆邦國的決策失誤中,我們將他們穿過門的所有戰艦都消滅殆盡,隨即便展開對門的奪取作戰,向著駐紮在門附近的駐守軍發起進攻。”

“毫無防備的神聖沃姆邦國駐守軍處在極端的劣勢中,就在這一切戰略進程按照我們預想中的展開之際,負責進攻的新帝國艦隊,突然之間集體失去了聯系,新帝國也由此遭到重創,重新變為劣勢。”

“那你們是如何確定是門攻擊了新帝國艦隊?”采集者問。

“神聖沃姆邦國的駐守軍毫無招架之力,戰場上除了門以外,找不到第三者。”

“最初我們也僅只是懷疑,而後面,派遣出去調查艦隊覆滅原因的科研船以生命為代價,告訴了我們攻擊者是誰。”

“很遺憾,科研船同樣也沒有留下任何關於門攻擊手段的信息內容。”

新帝國這邊的回答,讓采集們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有上升了一個層次。

很顯然,新帝國的科研船是確定了攻擊者是門,只不過為了讓新帝國相信他們的判斷,而冒險使用攻擊門的方式來證明。

但這種試探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試探者必須安全,如果不安全,那傻子才回去試探,純粹是閑自己活得太久。

也就是說,那艘科研船自認為自己安全,然後才試探門的反擊機制,結果招來了滅頂之災,這是唯一的解釋。

可問題是,既然科研船是有著十足的準備,也準備對門的反擊機制進行信息記錄,卻沒有任何信息被新帝國接收,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種種跡象都在表達著一種答案,這個答案即使是采集者們也會感到些許壓力——光速打擊!

只有光速打擊,才能讓雷達和記錄儀變成瞎子、聾子。

“有從那艘科研船的殘骸中調查出什麽嗎?”采集者詢問細節。

新帝國的指揮官回答,“科研船碎的很徹底,最大的一塊碎片也只與我們的眼睛一般大,很難想象當初的科研船究竟遭到了什麽樣的攻擊。”

這樣的答案很明顯不是激光這種攻擊能打的出來,更像是一種動能打擊,采集者們在頻道內簡單的使用物理模型模擬了一下後,確定了這個事實。

不過這倒不算是太過難為采集者們的問題。

反擊機制是有一個範疇限定,如果說只要觸碰到門就算攻擊的話,那毫無疑問,門會首先把恒星給打爆,因為恒星釋放的粒子流每時每刻都在撞擊門,盡管由於距離原因粒子的數量很稀薄,但這不等於沒有。

這個界限同樣不局限在生物上,否則門會將一切敢於注視到它的人都統統消滅,因為光子也是實體,眼睛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光子的反射接收到被反射物體的信息。

撞擊與觸碰本質上是相同,只不過兩者攜帶的動能不同,因而造成的效果也不同——想到這些的采集者認為,門之所以會攻擊,主要是因為它有一個閾值,一旦超過這個閾值就會被判定為攻擊。

忽然,又有一只采集者發起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