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幹擾機制(下)

如今已經可以說塵埃落定,結果正如初所料想的那般,靈域沒辦法在漣漪巨構的影響下正常運作,初也就可以放心的解釋起其中的原理。

初不像思,它不是專精於研究領域的科研型,這方面不出定論以前它拿不準。

“不懂,解釋一下。”

初的解釋太過模糊,采集者們沒能理解,它們需要細節上的解釋,為什麽時空的漣漪會對靈域造成影響。

“那我就解釋的簡單一點——如果我要你們替我去做一件事,是不是要事先和你們說清楚,該怎麽做?”

初想了想,舉出了一個類比的例子。

“沒錯。”

采集者們認同,隨後初回復。

“所以靈域也是同樣失去了與本宇宙信息的聯系就無法作出反應,那些人想要使用靈域,就需要和靈域構建信息聯系,而靈域再由此作出反應。”

采集者中有個體似懂非懂的反問,“也就是說,漣漪巨構幹擾了這種信息聯系?”

采集者們努力的試圖理解,已經接近了內在邏輯,但仍然理解的不對,初繼續解釋。

“不,因為這種信息聯系的渠道未知,想要幹擾是非常困難。”

“漣漪巨構幹擾的是靈域對宇宙本身信息獲取的渠道。”

不幹擾靈域和使用者之間的聯系,而是幹擾靈域本身和宇宙之間的信息渠道。

采集者:???

之所以會聽不懂,是因為采集者們感覺這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宇宙範圍內當然是囊括使用者本人,既然宇宙和靈域之間的信息渠道被幹擾,那說是使用者本人與靈域之間的信息渠道被幹擾也不算錯吧?

但實際上,這確實是不正確,使用者和靈域是點對點之間的聯系,而靈域和宇宙之間,是靈域單方面的點對面之間的聯系。

初解釋,“在靈域獲取到使用者的使用信息後,它自然是要作出反應,例如讓使用者瞬移,在實現之前,至少也是需要知道是什麽範圍內的物質要被瞬移,還要找到使用者要求中的時空坐標才能瞬移。”

“如果不考慮這兩個量,天知道什麽東西會被瞬移,被瞬移的東西會被瞬移到什麽地方,完全就亂套了。”

“漣漪巨構幹擾的是時空,波動性的時空導致了時空坐標獲取難度的提升。”

初所說的,同時也是地球上人工智能所遇到的難題,判定問題。

為什麽人工智能會把狗判定成貓?因為判定太過模糊簡陋,例如貓有兩只眼睛、四肢、一張嘴,狗也有兩只眼睛、四肢、一張嘴,所以狗也就是貓,貓也就是狗。

但如果細化,這樣的問題就能夠解決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比方說人臉識別,張三出門惹事被人打了,臉上腫了個包,然後人工智能就認不出張三是它主人了,你要說這個人是它主人張三,那臉上為什麽會腫了個包?它主人張三臉上可沒有包。

當然,靈域是要比地球上那些人工智障高級得多,這樣的問題相信輝文明肯定有想到,並考慮過怎麽解決。

但這樣的問題肯定是能做到治標而不能治本,連制造者本人都可能被信息誤導判斷,造物又是憑什麽能做到不被誤導?不被誤導就必須無所不知,但那樣的話,就是‘神’了。

料定這些的初設計出漣漪巨構,波動時空本身,讓靈域難以獲取使用者本身的時空信息,以及目的地時空的信息。

經過初這一解釋,采集者們大致理解了初的意圖,但有些地方仍然是不理解。

“可是我不明白,恒星質量遠大於漣漪巨構,為什麽它的時空漣漪沒有對靈域的使用造成影響。”有個體向初發問。

是的,恒星的質量要比漣漪巨構大得多,為什麽在戰場上,恒星所掀起的時空漣漪沒有對協調會、神聖沃姆邦國的艦隊造成影響?恒星本身就始終圍繞著銀心公轉,不可能沒有引力波產生。

要知道質量越大,掀起的時空漣漪也就越大,因為引力波和引力大小是直接掛鉤。

既然時空漣漪會對靈域造成影響,照理說,協調會也好、神聖沃姆邦國也罷,都不可能在恒星系統內正常使用靈域才對,但事實卻相反,瞬移和光劍秀了采集者們一臉,恨的牙癢癢又無可奈何。

初回答,“因為計算,恒星造成的時空波動過於單一,很容易就能演算推導出來,那些行星也是如此,所以那些靈域使用者甚至都能在行星地表不受影響的使用靈域。”

“漣漪巨構就是針對這一點而進行設計,提高時空波動演算的復雜性,57193個引力環運動所導致的波動性疊加,這就需要要求靈域精準的把握住57193個引力環運動所產生的引力波,還要考慮這些引力波之間相互幹涉而形成的新變量,演算難度指數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