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冷兵器的土著

“有新發現,我在一個房間裏找到了用植物纖維制作的書籍。”

在古跡內探索的采集者,利用根須的特性,對整個要塞古跡實施無孔不入的探索,見縫就鉆,見洞就入。

這樣的搜尋方式,讓它們只在短時間裏就發現了要塞遺跡內大量的暗格、存放室、保險櫃等,其中多數內部的物品,無法承受時間的洗禮,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毀壞殆盡,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東西被保存下來。

在要塞遺跡深處的地方,某個房間中找到的保險櫃裏,采集者們發現了大量用草木纖維制成的紙張,紙張上是用某種化學顏料撰寫的文字。

這些紙張很脆弱,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全靠著保險櫃內相對穩定密閉的環境,這才保存到現在。

通過根須的滲入,確保了保險櫃內不會有連同外部環境的大口子,紙張不會因為內外空氣的流動發生什麽變化,隨後根須小心翼翼的覆蓋在一疊疊的紙張最上面,通過分泌膠體,加固這些紙張。

根須很細,細到微觀尺度的單細胞那種程度,得益於如此,根須才能毫無阻礙,輕而易舉的鉆進那一疊疊存放了五千年歲月的紙張中,以不破壞紙張為前提,對這些紙張進行加固作業。

一番忙碌下來,采集者們完成了這項工作任務,但是看著紙張上那一行行它們看不懂的蝌蚪文字,它們開始犯難。

嘗試了簡單的破譯無果後,采集者們知道以現在的條件基礎,並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就有個體提議。

“我們需要天機巨構,等天機孕育完成,立即進行破譯工作。”

一圈圈的無線電釋放出來,這段信息不僅僅是告知本星球的同族,更是告知前往另外一顆行星的同族。

隨後,行星上的個體開始采集星球上的物質,星軌、反物質巨構這些都是必需的巨構,如今探索的工作已經結束,也就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殖民建設上。

另外一邊,直到接收到同族的那段無線電信息,前往二號星的躍進生物集群這才抵達它們的目的地沒過多久。

這主要是因為二號星的公轉位置,恰好讓采集者們不得不近似的航行相當於二號星到主序星兩倍的距離,前往二號星的躍進生物們需要越過藍矮星,然後再繼續航行一段與之前相當的距離才能抵達二號星。

抵達二號星的上空,通過對地表的觀測,采集者們很輕易地便獲取到二號星的大量信息,例如星球上有無生命這類。

“這是一顆擁有復雜生態圈的星球,大氣環境主要是氨氣和少量的氧與二氧化碳,通過高空觀測到地表的城市可以確定,行星上存在著智慧物種。”

發現智慧物種並不難,星球大氣並不稠密,無法達到影響采集者們的觀測的程度,再加上二號星背陽面,也就是夜間亮起的燈火,采集者們通過調整視距輕松的就發現二號星上的城市。

對於文明的發現,采集者們是持有欣喜的態度,它們立即便展開了無線電的溝通。

“嘗試和他們建立無線電通訊。”

“沒有回應。”

首次的無線電呼叫並未換來采集者們預想當中的回應,這令它們感到疑惑。

在彼此間簡單交流一方信息後,采集者們決定繼續進行無線電呼叫。

“第二次嘗試。”

“沒有回應。”

……

“進行最後一次嘗試。”

“沒有回應。”

一連數次的無線電呼叫,得到的都是毫無音信的靜默,不打算在浪費時間的采集者們再次進行彼此間的溝通。

“他們可能技術層面上還沒達到使用無線電的程度。”有個體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星球上的智慧物種已經開發出無線電技術,那應該有雷達才對,沒理由發現不了采集者們的到來,就算他們還沒有開發出雷達觀測技術,也沒有望遠鏡觀測技術,只要掌握了無線電通訊,自然能從接收機裏聽到采集者們嘗試的無線電呼叫。

多次的無線電呼叫沒有結果,要麽是對方有意保持著靜默狀態,要麽就是對方根本沒有開發出無線電通訊技術。

經過商討,采集者們最終作出決定。

“派遣個體進行登陸觀察。”

“不排除是他們故意不進行回復的可能性,派遣復數個體進行登陸,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一切武力。”有個體作出補充。

因為不排除星球上的土著有意保持無線電靜默這種可能。

如果是這種可能,說明土著是對采集者們抱有敵意和戒備,考慮到陰溝裏翻船,復數個體登陸是極好的選擇,至少可以保證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這樣的提議得到了一眾采集者們的認同。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