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成功入侵

比之前偽裝隕石體積更加小的物體從集群中發射,方向直指克斯人所在恒星系統內最邊緣的那顆氣態行星。

在飛行到目的地星球的半途中,物體展開一面傘狀結構,並逆著行進方向,噴射出微量的離子。

離子減速推進,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一種推進方式,優點是比沖高,也就是燃料能量利用率高,缺點是單位時間推力小。

正是因為離子推進的缺點,所以物體才會及早的在行進半途中就開始減速推進,根據計算,離子推進在半途的長時間持續減速,會讓物體的速度在即將抵達目的地星球的時候,下降到安全區間以內。

不過,采集者正是因為看中了離子推進的缺點,才給物體設計離子推進減速,單位時間內推力小也同樣意味著單位時間內釋放的能量小,在熱成像雷達中會有極好的隱蔽效果。

畢竟電磁波是隨著傳播距離減弱,存在能量遞減現象,離子推進釋放的微小電磁波,還沒被恒星系統內兩個文明接收到,就已經淹沒在宇宙背景的電磁波裏。

物體在靠近最外層行星後,偏轉航向,朝著該星球的一顆衛星進發,最終墜落在那顆沒有大氣的衛星之上。

開采衛星物質,並轉移到宇宙中去,制造出一顆顆直徑在十公裏到二十公裏之間的偽裝隕石,大小不一。

在數量達一萬之後,采集者們便啟動自己所入駐,偽裝隕石上的的離子推進,浩浩蕩蕩的隕石群便開始朝著第二軌道星球,克斯人所居住的搖星進發。

在偽裝隕石雨行進期間,隕石內部的間諜個體開始改組基因,將自己變成復數微小個體,最大的微小個體僅相當於人類的拇指頭大小,這些微小個體外部有一層強度極高的高分子甲殼,並且耐酸、耐堿性極強,有著一個固態氦立方和一個超微型反物質反應堆,反應堆內是0.1克的反物質。

當隕石雨行進到整個旅途的四分之三時,那些錨泊在搖星近軌道上的太空單位開始有所行動。

只見對方突然之間消失,隨後便好似瞬移一般的出現在隕石雨側面一千多公裏的地方,這個距離在太空是非常近的距離。

早在行動開始,采集者們就料到錨泊在星球近軌上的太空單位會針對隕石雨有所行動,隕石的體積都在十公裏以上,自由落體砸到地面上,哪怕是一顆的威力,都足以改變全球範圍的氣候,現在是一萬顆,光是沖擊波就能席卷全球了。

采集者們制造的這場隕石雨,說是能毀滅一顆星球地表生態的宇宙天災也並不算過分。

然而,雖然采集者料想到對方會攔截隕石,可卻沒能料想到會怎麽攔截,對方的瞬移能力是它們沒曾料想到的,不免有些擔心計劃會被打亂。

可采集者們縱然心有擔憂,卻不能與其他隕石中的同族溝通,因為那樣有極大暴露的可能,隕石雨之間從出發開始便要保持著靜默,不再有任何無線電溝通,以免被對方接收到,現在這些太空單位距離它們才不過一千多公裏這樣近的距離,只要對方擁有無線電信號接收技術,采集者們集體間的交流必然會被發現。

采集者們最終決定,按照原本的計劃繼續實行下去,離子推進關閉拆除,偽裝隕石的所有生命痕跡全部抹除,然後收縮在偽裝隕石的最中心地帶,除了對外部觀測,不針對前來攔截隕石雨的太空單位采取任何行動。

借助恒星的光照,采集者們依稀的觀察到,這些太空生物單位,朝隕采集者們這邊釋放出了一些東西,具體是什麽不清楚,那些東西又太小了。

不過,采集者們很快就知道了。

在這些物體飛行一段時間後,和隕石發生接觸,發生一系列的爆炸,一些腐蝕性極強的液體將一些隕石腐蝕成液態。

采集者預想當中的激光並沒有出現,那些太空單位釋放的是某種帶有腐蝕性的爆炸物,一萬多顆體積在十公裏以上的隕石,紛紛被炸成數百萬以上的小型碎塊,聚集在偽裝隕石中央的微小個體,也因為爆炸分散混雜在隕石碎塊之中。

這些碎塊的總體行進方向並沒有因為被破壞而發生改變,因為星球本身的引力再加上原本大隕石期間帶有的強慣性,碎塊群仍然是朝著第二軌道星球移動。

只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威脅了,小型碎塊到不了星球地面,就會因為大氣摩擦而汽化,而更微小的碎塊則會因為空氣阻力與下墜速度達成平衡,即便落到地面上也不會產生堪比核彈的威力,最多也就相當於子彈的威力。

就在采集者們以為,這些太空單位會離開之時,卻沒料到,太空單位釋放出許許多多的小型太空單位,這些小型太空單位組成群體,朝著隕石碎片群這邊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