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不過是奢望

被璀璨的星空包圍,承載著一個蟲族指揮階層腦子的活性容器,以90km/s速度直線遠離克斯人的母恒星。

活性容器上有專門的視覺器官,生物外觀類似蝸牛的突觸眼,觀察的時候伸出活性容器,遭遇碰撞、摩擦、攻擊等物理沖擊時,可以縮回到活性容器內部。

在不斷遠離那個它們蟲群打算遠征的恒星系統過程中,活性容器內的蟲族指揮個體時刻都在保持著突觸眼的伸出,死死盯著那處它逃離的戰場。

活性容器還未拋射出太遠距離的時候,蟲族指揮個體能勉強看到一些閃光,這些閃光一閃即逝,活性容器內的蟲族指揮個體清楚,那每一次的閃光,就是敵人的一次攻擊,強大到不可理喻的攻擊。

那初次的交鋒,星空背景下一下子出現了四千多個閃光點,然後就在閃光熄滅的下一刻,帶走了龐大蟲群裏四千多只利維坦。

利維坦厚重堅固的生物甲,根本無法防禦那樣恐怖的攻擊,強大的生物體自愈性也根本來不及發揮作用就被恐怖的爆炸給炸得四分五裂。

“……多麽強大的敵人…龐大的蟲群根本毫無勝算……”

後續的戰鬥,蟲族指揮個體不清楚,因為它那時已經遠離了戰場,但結果不難猜出,肯定是敵人獲得最終的勝利。

回憶著當時戰爭中的種種細節,無所事事的蟲族指揮個體思考著蟲族該如何才能擊敗這樣的強敵。

時間就這樣流逝著,因為沒有參照物,蟲族指揮個體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恍惚間,蟲族指揮個體覺得並不是蟲族弱於敵人,之所以會失敗主要是因為不適應戰場環境所致。

它們無法使用靈域,戰鬥力被嚴重削弱,有面對著陌生的戰場環境,敵人不使用靈域且非常熟悉無法使用靈域情況下的戰鬥方式。

“不,蟲群並非毫無勝算,敵人所依仗的不過是大尺度的戰場環境,如果我們那時候能使用靈域進行跳躍,那樣的劣勢是可以被抹平。”

活體容器內的蟲族指揮個體得出結論——敵人的強大不過是僅限於在無法使用靈域的地方!如果蟲群能夠無阻礙的使用靈域,憑借數量上的優勢,勝利必然是屬於蟲群!

蟲族指揮個體越想越覺得是這樣,雖然敵人有那種不知道是什麽原理的強大攻擊,但似乎有使用限制,不然完全可以直接將整個蟲群直接消滅,而不是在發動一波攻勢後,就不再釋放相同的攻擊。

明明那種攻擊能如此的有效消滅敵人,若是能多次使用,沒理由不用啊!

“這樣看來,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該在不了解目標恒星的具體情況就貿然進攻,在其他地方,敵人並非強大到不可戰勝,只要用龐大的蟲群碾壓……”

……

在恒星系統最外圈軌道附近,蟲群與躍進生物集群的交戰區域,一只只的蟲族生物體在彼此廝殺,明明同屬於蟲族,卻彼此之間抱有非常強烈的敵意,場面非常混亂。

蟲族的生物體似乎是按照距離來判定攻擊目標的優先項,所以都是彼此之間在互相廝殺,降溫巨構、躍進生物集群因為距離較遠而被蟲群給忽視掉。

有些懵逼的看著互相廝殺,兇性畢露的蟲族生物群,有躍進生物在頻道內詢問。

“它們怎麽了?為什麽會互相攻擊彼此?”

很難想象,前一秒前這些蟲族生物們還團結一致,積極頑強的與躍進生物對戰,結果下一秒卻視身邊的同族戰友為仇敵。

看起來就像是蟲族生物群集體感染了失心瘋一般。

這樣的問題,存在時間較長的采集者給出了答案,蟲族生物群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它們把這支蟲族生物群裏的所有蟲族指揮階層,不是殺了就是抓了。

“嚴格意義上講,這些生物體雖然歸屬於蟲族,但卻不會彼此認同不同基因的生物體是同類。”

這是生物本能做出的選擇,就好比人類不會將其他動物看作是同類,逆戟鯨不會把海豹看作是同類,磷蝦、海藻不會把浮遊生物看作是同類,哪怕在生命誕生的最初,大家都是源自於同一批原始細菌。

很簡單的一套邏輯思考——你的基因和我差異這麽大,你憑什麽說你和我是同類?就因為我們在幾十億年前原子同一批祖先?

“明白了,因為智商低下,在與負責支配集體行動的智慧個體之間的信息聯系斷開後,只能遵循生物本能,通過基因來辨認同類。”

詢問的躍進生物個體明白過來是怎麽回事,因為蟲族生物群中每種生物之間的基因差異非常巨大,這就導致在失去蟲族指揮階層掌控後,遵循生物本能將其他不同種類的蟲族生物體看作是普通生物。

又因為蟲族生物體非常嗜血殘暴,於是就主動的對這些‘普通生物’進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