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異變的起源

蟲族是誕生在一顆名叫‘提爾’的類地星球,這顆星球上沒有海洋,只有成片分布在星球各地的湖泊,蟲族的最初就是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裏被孕育出來。

不過那個時期的蟲族還不能算作是蟲族,只是沒有智慧的蠻獸,從微觀尺度的單細胞,再到宏觀尺度的各種生物,欺騙、廝殺、偽裝……為了生存無所不用其極,可以說其他擁有復雜生態圈物種的情況,這顆星球也同樣有。

提爾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遭受一次電離輻射的洗禮,輻射強度並不高,也就只是把大範圍生物體的基因破壞掉的那種程度。

究其原因是由於提爾圍繞的大質量天體並非是恒星,而是一顆自轉比較慢的中子星,中子星的脈沖束沒有直射提爾,但仍有擴散的電離輻射波及到提爾。

提爾最初那些爬上陸地的生物,無法適應陸地環境,即便中子星的電離輻射被提爾的大氣層過濾,輻射減弱了很多,但仍然不可避免的會有大量的生物會因為輻射而死亡,唯有水中生物能夠幸免於難,因為水體也是一個天然的防輻射屏障。

種子仍在,還會有水中生物前赴後繼的爬上陸地。

提爾是一個陸地面積大於水體面積的星球,在陸地上有更加曠闊的生存空間,只要提爾上生物的生存本能不失去,它們就不會安分的生存在湖泊當中。

不畏生死,只為生存!

經過漫長的歲月,陸地生物的一次次滅亡與輪回,提爾上終於有生物演化出了對輻射抗性很強的基因,爬上的陸地展開探索與征服。

雖說經歷了漫長歲月,終於有對輻射抗性很強的基因被演化出來,但抗性強也只是強而已,不代表徹底的免疫。

所以,每當提爾的自轉朝向中子星,星球的一面迎來白晝時,那個區域內的陸地生物就會大規模的變異。

多數的變異都非常的畸形,連生存都是個問題,但也有少數的生物,變異的非常高級,它們就是那萬中無一的幸運兒,抽獎偷渡到歐洲的非洲人。

經由生態圈裏的物競天擇法則,無法適應生存的物種就會被陶然掉,大浪淘沙之下,提爾上的生物種群變得越來越高級,物種演化速度也遠超其他擁有復雜生態圈的星球,其他星球的物種演化是以萬年為單位,而提爾上卻是以年為計量。

在提爾上,像螞蟻那種體積的生物,只要運氣足夠好,過個五六十年的時間,就有可能演化成猛獁象體量的強大掠食者,稱霸一方。

不過,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反倒不容易把智慧物種演化出來,大容量的腦子會占據身體很多養分配給,這會讓智慧物種無法在身體上競爭壓倒其他生物。

工具的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知識的積累也需要一個過程,可生物的競爭卻是每時每刻,高速的演化帶來遠比其他星球生態圈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

這導致提爾上許許多多抽中‘腦子擴容’這個上上簽的智慧物種,因無法適應激烈的生物競爭而走向毀滅。

但凡事都有例外,一種特殊的智慧生物,在提爾上被孕育,並在競爭激烈的生態圈裏站穩腳跟。

它們就是蟲族最初的雛形——蟲巢。

外觀近似火山狀,通過繁殖一種小型生物‘工蜂’,蟲巢負責生產工蜂以及制造容易讓工蜂消化的食物,而工蜂負責打獵和護衛蟲巢,它們之間的關系類似蟻群。

這個時候,還沒有蟲族網絡,它們之間靠著生物信息素來維持彼此間的關系。

由於有足夠的養分供給,並且不需要去參與到激烈的生存競賽當中,蟲巢的智慧便水到渠成的開啟了。

在覺醒智慧以前,蟲巢之間便會進行信息交流,因為這樣可以提高生存的概率,即便是對野獸來講,交流也是非常有用的生存手段,比如地球上的獅子、老虎,它們會有意識的在領地邊緣留下排泄物,警告領地外的入侵者。

蟲巢之間通過信息素交流,把信息素留在一個工蜂身上,以工蜂作為信使傳遞‘信息素信件’,完成蟲巢之間的信息溝通。

而智慧的提升意味著交流復雜度的提升,同類之間傳遞的信息量越來越大。

這樣的信息流通網絡,便構建起了一個原始的文明社會,這個社會體系裏的蟲巢就是最初蟲族的指揮階層,階層中最具智慧的領袖被尊為‘主宰’。

群體的力量非常強大,尤其是在‘文明’出現後,仍然是‘野獸’範疇的其他生物,根本不能與蟲族作對抗,蟲族因為成功晉升為‘文明’,一躍成為了提爾上最頂端、最沒有懸念的掠食者。

然而,再強大的生物,面對天災也是非常無力。

現實一巴掌將蟲族從‘天下無敵’的美夢中狠狠拍醒,一顆直徑三十公裏的小行星撞擊了提爾,沖擊波摧毀了一個澳大利亞面積範圍的所有生物,那裏的蟲族也無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