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25號宇宙實驗

地球

1973年5月23日

美國,馬裏蘭州

“它什麽時候死的?”

“卡爾洪教授,就在剛剛不久前……”

兩人一邊嘀嘀咕咕說著實驗的事情,一邊朝著他們的實驗所,一座農場倉庫小跑過去。

他們登上了農場倉庫的二樓,揭開了一塊黑色的幕布,顯露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大盒子,盒子長寬2.57米,高1.37米。

這是一個烏托邦,屬於老鼠們的烏托邦——25號宇宙。

25號宇宙由約翰.卡爾洪以及他的實驗協助者搭建起來,這是一個對於老鼠來說非常完美的居住所。

以盒子中央為點均勻劃分出的16個居住區域裏,每個都有獨自的飲水器,食物倉,以及休息窩巢。

按照設計的計算,只有當老鼠數量超過3840只時,窩巢才會出現短缺,當6144只老鼠時,水資源才會不足,當9500只老鼠時,糧食才會成問題。

除此之外,最早引入居住地的八只老鼠都經過了疾病的篩選,以確保居住地的實驗不會因為外來疾病而出現差錯。

居住地本身的溫度也通過風扇和供暖保持在20C到31C之間,以確保溫度不是導致宇宙25出現問題的原因,除此之外,25號宇宙也沒有任何老鼠的天敵。

沒有天敵,沒有疾病,沒有饑餓,沒有居住問題的世界,一切可能導致人口衰減的原因都被排除在外。

約翰.卡爾洪想要知道,在他構建的這個烏托邦的世界裏,那只壓制老鼠數量的上帝之手,是否還會像過去的實驗中那樣出現。

約翰.卡爾洪有些顫抖的手捧起那只雄性老鼠的屍體,答案已然揭曉。

上帝出現了!

25號宇宙實驗持續了1780天,最後一只雄鼠的死亡,老鼠們徹底失去了任何繁衍的可能。

約翰.卡爾洪回憶起實驗的開始……

1968年7月9日,25號宇宙實驗第1天。四只公鼠,四只雌鼠被放入了居住地中。

這些小老鼠們花了3個月的時間熟悉了25號宇宙這個烏托邦後,各自安定下來,開始劃分屬於自己的領地,然後開始擇偶、交配。

第104天後,25號宇宙迎來第一窩老鼠幼崽的誕生。

隨後,實驗老鼠數量以近乎指數級增長。

第100天至第300天期間,平均每55天小鼠的人口就會加倍,20只、40只、160只、320只、640只,直到620只的時候誕生速度才從55天加倍減緩到145天才開始加倍。

第86天至第338天,這個時間段是小鼠誕生最頻繁的階段。

而隨著老鼠數量的激增,約翰.卡爾洪他們注意到了一些現象,那就是每個領地中誕生的小鼠數量並不相等,盡管所有領地都按射線狀從中央平均劃分開。

東北角的領地在252天之間只誕生了13只小鼠,和其相對的西南角卻生下了111只,8.5倍之多。

這是弱肉強食的法則,只有強者才配擁有交配權,才會更容易誕下子嗣。

實驗直到目前為止都非常正常,無論是繁殖還是劃分領地,都與約翰.卡爾洪他們進行實驗前所想的一樣。

伴隨著人口爆炸階段的結束,25號宇宙進入了緩慢期。

從第315天開始,小鼠數量的成長從55天增加一倍減緩到了145天一倍,實驗老鼠的數量達到了整個實驗的最高峰2200只。

然而,這個結果正是問題所在,25號宇宙理論上將需要達到3840只老鼠才會出現窩巢短缺,6144只老鼠時才會出現水源不足的問題。

不缺水、不缺食物、沒有疾病、沒有天敵、足夠大的世界,但是在數量尚未突破極限承載數量的時候,這個老鼠烏托邦,卻滿了。

就像是有一只無形的上帝之手在壓制著實驗老鼠們的數量——約翰.卡爾洪這樣想著。

為什麽會這樣?

難道真的有神嗎?

當然不,一切都是合理發展而成,老鼠的數量被壓制來源於它們自身,這是約翰.卡爾洪在總結實驗後得出的結論。

25號宇宙雖然有著充足的居住空間和食物,但是卻被老鼠們的社會責任占滿了。

在自然界中,成年小鼠能夠終老的機會並不多,那些成年的小鼠們便會接過長輩的擔子,成為保護領地,保護雌性,繁衍後代的角色。

當一個領地上所居住的成年小鼠已經超出領地所需要的數量時,這些成年小鼠便會向外轉移,去開發新的領地,然而這兩點在25號宇宙裏都是不可能出現的。

成年後找不到自己在老鼠社會中位置的小老鼠們陷入迷茫,不屬於任何領地的雄鼠們開始在25號宇宙的中央聚集。

這些小老鼠們逐漸不與其他任何老鼠進行社交活動,相互之間也不聞不顧,並且逐漸顯露出暴力傾向。

通常只是因為進食回來而打擾了其他人的小老鼠就會突然變成被攻擊的目標,被攻擊者也不會試圖逃避或反擊,但是當其他的小老鼠來打擾了它的寧靜時,被攻擊者也會變得異常暴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