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超光速實驗(上)

位於暝的近軌,一枚環狀結構正在被孕育出來,占據這個結構主要比重的是液態金屬氫,即【質子-電子-質子】的元素結構,因為還未形成質子晶格結構,因此呈現為可流動的流體液態。

如果把這個環狀造物的整體結構給暝上的瑟琳人學者觀看,必然是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個大型的環狀粒子加速器。

隨後便是啟動這個環狀粒子加速器,內部的粒子高速在環狀管道內圓周運動。

當粒子的動能越來越大,攜帶的能量越來越多後,時空便會因此扭曲,引力就會出現,本質上講,質量與能量其實是一種東西,大質量可以產生萬有引力,龐大的能量聚集起來同樣也可以達到相同的萬有引力。

當引力足夠龐大,借助粒子束的引力,粒子加速器會因此‘縮水’,液態金屬氫中的電子會被擠出來,金屬氫的元素結構會變成【質子-質子-質子】的晶格結構。

這也就是一枚穩定引力環,自身的結構達到穩定,內部粒子束的強引力維持固態金屬氫的結構,即便流通強大的電流,也不會改變超導體的性質,而這些原本被擠出金屬氫的電子,也就是如今內部流通的強大電流,又同時有著維持內部電場的作用。

在引力環建成後,就不再需要什麽外在的能量來維持它的內部狀態。

引力環是霍古它們如今所開發,超光速技術的核心,可以說如果沒有引力環技術,超光速也就無從談起。

從引力環的環中心,延伸出一條長柱,這是正在被設計的生物體龍骨,從龍骨垂直延伸出一個圓形骨面,直接與引力環的內壁相連接。

引力環就這樣被固定在龍骨前端,靠近末端的部位。

在這之後,引力環的外部又被罩上了一圈環裝結構,不過這次的環狀結構,並非是引力環,而是與龍骨相同材料的生物金屬骨骼。

這個包裹著引力環的環裝生物金屬骨骼,並非是密閉,它的一側延伸出四根傾斜的管道,往龍骨的末端延伸。

這些傾斜的生物金屬骨骼管道,並非是筆直,它們不斷向龍骨末端延伸的同時,彎曲度也越大,在四根管道相遇後,它們便猶如纏綿中的蛇類,彼此螺旋式的纏繞,並不斷朝著龍骨末端延伸。

在龍骨末端,也同樣存在著一個圓環結構,不過,這個環狀結構內部並沒有像引力環那樣的粒子束,圓環管道內什麽都沒有,且朝向末端的方向,存在很多開口,並非是徹底的密閉。

末端的圓環結構與螺旋式纏繞朝末端延伸過來的四根管道相連接,構成一個整體。

如此一來,能夠實現超光速航行的器官也就宣告完工。

隨後便是固態腦、核裂變反應堆、生物脈沖的安裝,以及盡可能加固生物的骨骼結構設計。

“可以開始了。”

“了解。”

這第一只被霍古它們設計出來,理論上可以超光速的生物體,在得到命令後,將自己身後末端圓環結構的所有開口都閉合起來。

在這之後,這個被設計出來的生物體就再也沒有了動靜。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霍古它們觀察著這個生物體的一舉一動。

從細微的運動開始,開始呈現出加速運動的趨勢,生物體筆直的作著勻加速運動,在沒有任何推進器官啟動的前提下。

隨著速度越來越快,這個生物體迅速的從霍古它們的觀測中消失。

在生物體消失過去了大約十五個小時後,一串無線電信息從恒星系統外傳到暝那裏,由此霍古它們獲知到此時生物體的位置以及情況。

生物體在恒星系統的柯伊伯帶之外,距離暝大約有一百多個天文單位的距離,此刻已經喪失一切行動能力,後半段損毀嚴重,巨大的時空張力將強度不高的後半部分撕裂。

得到這一消息的瑟琳人學者們,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他們來這裏是見證阿米巴歷史性的時刻,現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踐行者已經喪失行動能力,不免開始議論起來。

“這……是失敗了?”

“不,這是成功了,還沒看明白嗎?移動速度在光速以上,它們成功了……”

是的,這次的實驗是為了超光速,只要能證明讓物質超過光速,就是成功。

此刻另一邊,霍古它們也在通過頻段交流著信息,房間內的一切只是給瑟琳人使用,采集者們可以通過頻段在任何地方,身臨其境般更加直觀的了解這場實驗。

【看來還有待改進。】

“這是簡易設計,一開始沒打算跑太遠,不然很難統計數據,只是當初沒想到時空的擴張力會有這麽強。”有采集者個體向暝解釋。

“時空張力的數據需要再調整一下,無論是生物體骨骼的結構設計,還是維持強度材料方面,都需要再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