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預言者

戴德魯星球居住著一群戴德魯人,仍然處在冷兵器階段,但因為能夠運用靈域的關系,雖然材料學還是木頭階段,但很早就太空,更發現自己的種族生存在一個球上。

這是一個仰賴著靈域而高度發達的文明,與之相對的還有極端殘酷的宗教活祭,在狂熱分子面前,對死亡的敬畏可是當然全無,只要能夠討得‘神’的歡愉,他們會毫不猶豫的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在向靈域祈願得到可以在太空環境下正常生存的血脈後,戴德魯人以一個冷兵器階段的文明,踏足太空。

木質帆船的戰艦航行在恒星系統內,並建立起漂浮在太空裏的城堡,不斷開拓自己的疆域。

因為沒有熱兵器,太空戰鬥以跳幫戰為主,強大且具備戰場應對能力的戰士往往能在跳幫戰中拔得頭籌,因此也就成為戴德魯文明重點培養的對象。

六百年前被蟲族所發現,並開始實行侵略。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絕對性的碾壓,和蟲族跳幫近戰根本不是什麽明智的行為,就算能通過冷兵器破開蟲族生物體的外部生物甲,從生物體內部飛濺的蟲酸也會立即要走那個戴德魯人的生命。

哪怕戴德魯人不畏犧牲,結果也不會有所改變,蟲族同樣也是不畏犧牲,最終下來就是兩個種族互拼數量。

數量當然是擁有生物技術的蟲族占據優勢。

在文明毀滅的前夕,戴德魯文明的大祭司站了出來,他向靈域祈願,希望自己的種族免於滅亡,得到拯救,為此可以付出一切。

以靈域要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為代價,豎起一個大洲級屏障,戴德魯人得以在蟲族的進攻下苟延殘喘。

但這在戴德魯人大祭司看來並不是得到拯救,他向靈域詢問。

而靈域的回答是——等,六百年後,會有一批拯救者來給予汝等救贖。

……

都說預言不可信,因為未來是不確定,但這卻是實實在在存在於現實,旁人看起來就像是真的預言了未來。

唯有采集者知道,靈域是在裝神弄鬼,還白嫖了一波戴德魯人的血肉獻祭。

是的,采集者就是靈域‘預言’中的那些拯救者,時間的確也就戴德魯人計時的第六百年。

不過它們來到戴德魯人的母恒星並不是拯救戴德魯人,而是單純的消滅並占領蟲族的疆域,戴德魯人的事情是采集者們在進入恒星系統後才知道的事情。

只是事實構成了拯救。

最初,采集者們看到星球上存在著一個大洲級的不知名護盾,立即便聯想到的克斯人文明,認為星球上存在著一個或多個輝文明遺留下來,還仍然在正常運作的技術造物。

於是便興致滿滿的沖向那顆行星。

然而,在著陸後,迎接采集者們的卻是一群還處在冷兵器階段的戴德魯人,別提采集者當時有多懵逼了……

采集者們順利的將戴德魯人收為附庸文明,戴德魯人也不會因此有什麽不滿。

以戴德魯人的視角看來,采集者正是語言所指的拯救者,所以是和‘神’掛鉤,說是神也不為過。

因此,采集者們所展現的那些力量,戴德魯人理所當然的歸結於神跡,心安理得的就能接受下來,在采集者們提出將他們種族收為附庸的時候,戴德魯人沒有絲毫猶豫,當即便同意下來。

成為神的附庸,那是多麽神聖的事情,他們高興還來不及怎麽會拒絕呢?

看起來事情似乎就此告一段落,但那只是戴德魯人自己的事情,采集者們可沒有,這件事背後反映出的問題,足以讓采集者們鄭重對待。

行走在戴德魯人為采集者們到來所舉辦的慶典儀式上,兩只采集者互相通過生命場交談起來。

“靈域難道就不怕我們不來救這些戴德魯人,導致它無法履行祈願者的祈願?”

迄今為止,采集者們還從來不曾看到過,靈域無法完成誰的祈願,只是代價和實現祈願的方式有些問題,但靈域的確是在實現祈願者的祈願,這點沒有改變。

但這次,靈域是通過采集者們來實現祈願者的祈願,這讓采集者不由得升起一陣疑問——如果它們沒有來戴德魯人的母恒星系統拯救他們,或者是在七百年後才來拯救這些戴德魯人,這算不算靈域沒能實現祈願者的祈願?

“靈域料定了我們會來,也料定了我們會救這些戴德魯人,靈域不是神,做不到先知先覺,所以必然是對情報有個精確的了解,才能做到這樣的預言。”

就好比一個杯子,它被外力打下桌子,會落到地上摔碎,在摔碎是存在一個過程,在杯子徹底落地以前,第三方的觀測者腦海中就已經模擬出杯子摔碎的結果。

某種意義上講,這也算是一種預知未來,通過對情報的分析早於實際結果出現前,就得到結果,預知到幾秒後後杯子摔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