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達利人文明

被采集者們滯留在宇宙中的信息廣播裝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各大超光速集群的星圖問題。

但采集者們也通過星圖發現,整個河系的恒星隨著時間的推移,指數性的在銳減。

導致這一切的原因在於,采集者集群數量的增多,集群就像是生物一般指數性的提升,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

再加上超光速技術,時空已經不再能夠對阿米巴構成阻礙。

千年的時間裏,大毀滅的打擊範圍從河系懸臂一處相對於整體很小的區域,擴展到整個河系。

河系到處都是超新星爆發拋灑的行星狀等離子星雲,星雲所構成的七彩光帶,在宇宙中綿延數十光年。

按照目前的趨勢,大毀滅炸掉河系中所有的恒星是早晚的問題,而集群數量的升高,則會直接導致恒星毀滅的速率加快。

采集者們並不擔心以後會沒有恒星可以使用,拋灑出去的星雲會逐步緩慢的因為萬有引力而再次匯聚,形成恒星早期螺旋狀吸取星雲物質的胚胎星體。

只不過由於光速限制,星雲的運動速度並不快,所以恒星形成過程需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樂觀估計的話,也大概需要一萬年的時間才可能完成恒星的重組。

因此,整個阿米巴面對每時每刻都在執行高能打擊的大毀滅,心態非常的穩,一點也不著急。

集群在河系中到處搜尋高能量、高物質密度的區域。

大毀滅的高能打擊不可能做到無中生有,就算是借助靈域來實現的高能打擊,也必然是要從實際宇宙中獲取到足夠和消耗相抵的質量才行,全河系範圍的打擊,千億顆恒星作為目標,任意的開辟出迸射高能射線的蟲洞,消耗的能量不管怎麽說至少是恒星級。

能量既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憑空消失,宇宙的質能始終守恒。

遵循大宇宙的基本法,也就是說,正體不明的大毀滅在實際宇宙中,是存在著能量源,可能是一個或多個的恒星、超巨星,也可能是單個或者復數的中子星、黑洞、白矮星這類極端天體。

有了這種猜測,采集者們也就有了一個大致的戰略方向——找到大毀滅的能量源,並切斷對方的能量供給。

采集者們拿大毀滅沒轍,因為連個攻擊目標都沒有,但只要切斷對方的能源供給,對方有再厲害的招數也沒用,巧婦難無米之炊!

……

又是一支超光速集群抵達它們航行的目的地,這座擁有一大一小兩顆恒星的雙恒星天體系統內某個位置,陡然間綻放出刺眼的光芒。

光芒綿延十多個天文單位的尺度,構成的是一條明亮到讓人無法直視的光帶。

在光芒散盡後,存在於那裏的赫然是一支規模龐大的采集者集群,除了戰鬥用的超光速生物外,還有各種生產以及儲存的生物巨構。

一如往常,釋放出強功率的雷達波掃描恒星系統環境後,由集群率領者分配具體工作任務,其他個體執行任務。

但這次,卻與往常有些不同,因為這個恒星系統中,存在著一個外星文明。

雷達波掃描到,恒星系統內存在大量未知實體,而這些實體還時刻釋放著某種規律的無線電信號。

很顯然,這些是人造物,如果是隕石這類太空中漂浮的小型實體,是不可能時刻釋放規律性的無線電信號,而且這些實體還主動朝著集群這邊靠近。

戰鬥用的超光速生物組成多個戰鬥序列,通過雷達鎖定目標後,以超光速抵達這些實體附近半個天文單位的地方。

通過光學觀測,清晰的看到了這些實體的正體,它們是一艘艘長條形的戰艦,尺寸有大有小,最大的一艘長度達到了五十公裏。

不過尺寸說明不了什麽,恒星尺寸也很大,可完全挨不住采集者一發黑洞炸彈,所以采集者們並不敢輕視對方,各個戰鬥序列只是圍而不攻。

對方似乎是因為超光速生物靠近的緣故,也有所行動。

所有戰艦的推進尾焰亮度下降了很多,數艘戰艦朝著超光速生物的方向周期性的閃耀著不同顏色的信號燈。

這是表達交流的意願,采集者們看得出來,因為它們以前接觸其他外星文明的時候也用過這招,甭管閃耀的信號燈裏蘊含著什麽意思,這種行為本身就代表著一方想傳遞信息給另一方,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出來這是在表達交流的意願。

經驗老道的采集者,也在自己的生物體上演化出一個類似信號燈結構的器官,朝著被超光速生物包圍中艦隊一通有規律的亂閃,用行動表明己方願意交流的意願。

同時,采集者準備了一套語言模板,轉變為數字信號的形式遞送給這支外星人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