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另辟蹊徑

陸堯升起了【許願之星】。

新時代對每一個人的影響,通過這道具能得到真實的反饋。

藍色太陽懸掛於天穹,地面的像素小人一個個抓緊時機許願。

許願之星內,伊莎貝爾將一個個願望和誓言分門別類。

陸堯點擊查看。

最大的願星有兩顆,它們不論大小和光亮都在伯仲之間,代表著大多數生命最古老的沖動:生存和繁衍。

不過在文明進程下,這兩大欲望衍生出許多分支。

比如,生存中包含健康、安全、食物、居所,繁衍裏是囊括了愛情、婚姻、生育等項目。

除去這兩個通用之星外,還有兩顆亮度略弱一點的小型二級星辰。

第一顆的願望是機遇。

許多人,包括不少超凡者都在祈願,希望能得到更多機會。

“今年我要出海去北方,希望能在龍巢,或者是烏達城和水晶城找到一份薪水高一點的工作。”

“神明大人啊,這兩年農田被水淹了幾次,希望莊稼今年能有一個好收成,讓我找到一些個大量多的麥種,來年能有大豐收。”

“堯城學者太多了。我今年從神學院畢業,根本沒法進入神殿會,只能去隔壁鹽城碰碰運氣了,但願那邊工程學院還需要學者。拜托拜托,許願之星啊,請給我一點好運。”

“汽船馬上要啟航了,希望我這回去東邊可以找到一些新商品,起死回生,不然債務問題實在是……就只能跑路到南方精靈村躲一躲了。”

……

通過他們的願望描述,陸堯了解到,如今以雙城為首的城市中,各行業競爭已經變得極其激烈。不論學者、工匠還是商人都卷了起來。

以火汽爐為首的精良裝置出現,進一步加快了這一進程。

強者越強,弱者更弱。

不少人陸續從雙城離開,趕赴北方的新雙城(即水晶城和烏達城)。相比而言,那邊人口依舊較少,各行業人手都有不小的缺口。

尤其是烏達城,在烏濟族掌控了全能石礦後,他們一下子變成了富豪的代名詞。

整個城市飛速變化。

過去猶如連環群山的烏達城,立起了一堵堵高墻,鋪上了縱橫交錯的寬闊街道。每一座地拱都被建築師和工程師精心改造,變成了猶如山巒般的宏偉城堡。

基於地拱的巧妙改造,既保留了過去古老的烏濟族傳統,卻又展現出華美而壯麗的新時代氣象。

這就是不計成本的魅力。

烏達城是首屈一指的礦業城市,也是整個世界的礦冶中心。第一批遷徙到烏達城的人,幾乎都賺得盆滿缽滿。

再繼續往北,就會抵達水晶城。

與飄蕩著塵埃的烏達城不同,水晶城是一個更適宜居住的綜合性大城市。

城中綠樹成蔭,幽靈學院的學術氛圍濃厚,古老的舊帝國都城在白神坐鎮下重新煥發生機。

市面上八成的玻璃制品都來自水晶城,哪怕如今玻璃利潤下降了許多,這依舊是當地一個發展良好的行業。城市裏采用了大量的彩色玻璃,制成了窗戶和門扉,在陽光下顯得五光十色。

不得不提的,是水晶城標志性的玫瑰。

這也是第一座在城內大規模種植玫瑰的城市。

溫和綠玫瑰不僅美化和保護了城市,也將城市的安全範圍拓展到了更外圍的種植園和農田,示警白玫瑰能立即發現蝗群襲擊或是各種危險……玫瑰讓城市變得亮麗而生機勃勃。

因為多彩玻璃和各色玫瑰,水晶城又被稱之為「璀璨之城」。

北方雙城的發展速度,超出了陸堯預計。

兩位屬神都實打實改變了當地過去的落後面貌。

陸堯看向另一顆星星。

這一顆叫迷茫。

火汽時代的到來,讓許多人都都有些迷失。

劃時代的火汽爐正逐步取代過去熟練工的地位,尤其是體力勞動者群體,特別感覺到無所適從。

他們是吃力氣活兒的,但有火汽爐後,相當一部分繁重的力氣活,比如碼頭搬運,石料開鑿,砍伐木材,都可能會由一根根舵杆和舵軸來完成。他們不知道未來該怎麽走。

體力工作者平時都在默默勞作,在眾多行業裏貢獻力量,是沉默的大多數。只有在許願之星裏,才能聽到他們的聲音。

陸堯理解他們的擔憂和仿徨。

新事物出現,未知會讓人下意識害怕,本能的保守會主導人的意識立場。

但不論有什麽樣的新工具誕生,始終需要人來操作,工具是輔助,而非支配者。

陸堯對使徒們下令:讓雙城為首的城市做好相關的宣傳科普工作,要告訴大家火汽爐不是競爭者,而是輔助者。要鼓勵學習新事物,讓大多數人能參與到火汽時代的進程中來,發揮廣大勞動人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