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歷史轉折中的雙城

辭職之後一身輕,陸堯雙手抱著保溫杯,在屋子裏稍微走了兩步,口中哼起了小時候聽過的《好日子》。

——今天是個好日子,嘿,心想的事兒都能成,嘿~

寒冬正在消退,溫暖的春天已經不遠。

他點開堯城。

作為所有城市的老大哥,不知道這段時間堯城有沒有什麽進展。

視角一切到堯城,模擬器就蹦出一堆提醒。

【堯城頒布了:《教育法》】

【堯城做出明確規定,父母有責任讓其子女接受適當的教育。否則,子女成年後有權不贍養父母。】

【因為《教育法》的出現,堯城的識字率大幅度提升,生育率略有提升。】

【堯城創建了全新的社會制度:普世神權】

【普世神權,一種以神殿為社會核心和知識基礎,基於神殿和神學貫徹公民權力與義務的社會制度。】

【因為普世神權的創建,堯城所有人的知識略微提升,外來人口增加,城市吸引力大幅度增加,城市影響力大幅度增加。】

陸堯這次是真的完全沒想到。

堯城居然以神學為基礎,搞出了一個從未有過的社會制度。

他點開後台,翻找到了【普世神權】。

這一項社會制度的源頭,是特有的神殿會管理城市方式。

先知侍奉神明,並對神殿會傳遞神諭。

神殿會則是負責城市的諸多具體世俗事務,由會首作為最終決策者。

由於神殿會本就是脫胎自先知,所以著重也在於維持城市的穩定,比起迅速發展,穩定環境和人口持續增長更為重要。

不論外界如何變化,即使是洪澇災害與災獸肆虐最嚴重的時期,堯城始終保持著穩如泰山的安全環境。

高速發展期,鹽城等城市吸引力自然更強,但面臨各種壓力和動蕩時,堯城就變成了最好的定居地和避風港。

如今的堯城不聲不響,人口突破了16萬,是所有城市中常住人口最多的。而一度完成人口反超的鹽城,城市人口才13萬,進入了新的瓶頸期。

普世神權的核心,是圍繞著神殿古老的神諭,為增加人口和信仰而衍生出的一系列政策。

這些政策也在與時俱進。

比如說《教育法》,這一開創性法案出台,強制要求新生兒接受教育,也對育兒的父母給出了門檻。

堯城也給予了相應扶持,城市裏建造了四所規模不小的啟蒙學校,分別坐落在東西南北四角,新生兒的基礎識字教育免費。

8歲的兒童就可以申報入學,所學科目包括基礎的神學、堯族語、數學、歷史,為期4年。

完成啟蒙學校的課業後,優秀的畢業生還能繼續免費進入神學院深造。

神學院如今有神學、醫學、數學、語言以及歷史學等科目。

其中,堯城的神學、醫學(魔藥學分支)、語言屬於最優勢的學科,過去培養了許多的人才。

學生自神學院成功畢業,就能獲得神殿的學者認證,成為正式學者後,可以在任何一座城市去生活,堯城並不強制限制。

陸堯看向堯城內。

正式確立了普世神權的社會制度後,這座聖城的生活節奏更加緩慢悠閑,學術氛圍也變得濃厚。

幾個像素小人們漫步在城市街頭,討論著各種見聞。

“最近我們白堡正在進行一項保密實驗,據說是要造出最新的盔甲……就是《神殿武士》裏的【聖願】,使徒大人們都避而不談,不少老師都私下覺得,很可能是確有其事。”

“真的嗎?找到了【聖願】?”

“當然不可能……那種東西使徒大人都不肯透露,根本沒辦法去找。白堡是在試圖根據《神殿武士》還原和模仿,看能不能造出類似的甲胄。”

“我還以為真的呢,哎。”

又有人說:“聖願就別多想了,真偽還說不定。但魔藥是真的!我們藥學院就在搞一個大項目,要制造出能短時間裏變成強大超凡者的變身魔藥,最終目標是能變成一頭龍!”

“差不多得了,你們這比【聖願】還離譜。”

那人堅持:“魔藥有堅實的基礎和經驗!只要經過大量實驗驗證,是可以做到的……”

另有一人打斷他:“對對對。魔藥的確好用,但你們的試藥員敢說,一種強大新式的強大魔藥被發明後立即能用?”

“……”

陸堯旁觀了一番,結合世界後台的各項描述,對普世神權做出了一個簡化歸納。

簡單來說,這種制度就是神殿以教育為核心推動力,以機會公平為社會基礎,進一步完善的堯城生活文化。

堯城居民的生活壓力較小,受教育程度較高,以知識技能作為核心競爭力,理論研究和基礎學科較為發達。普世神權的確立,進一步鞏固了文化和信仰中心城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