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這裏搞經濟發展重要

陸堯觀察著堯族世界本土。

堯國的正式建立,以及晶構時代的到來,讓堯族不論文化層面還是技術能力都有了一個嶄新面貌。

國家統一帶來了更明確的共同規範。

【堯城創建了全新的社會制度:神權殿會制】

【堯國第一任大會首確定為:先知龍吉】

【堯國第一任總理確定為:玻圖】

【堯國頒布了《堯國法典》。】

……

【國家的出現開啟了堯族文明的新篇章,所有堯族對您產生了狂熱崇拜,信仰得到大幅度提升。】

陸堯抽空看了一眼,光是建國成功就帶來了260萬的信仰之火,讓自己信仰儲備來到2156萬。

他將注意力回到模擬器內。

堯國的制度比較特別。

神權殿會制,可以拆分成兩部分。

首先,神殿會作為神明信仰的捍衛者,將對整個國家傳播和堅定堯神信仰以及持續解析神諭。

他們是信仰和文化的主導者,但無權插手具體政務。

神殿會的大會首,擁有對總理質疑與彈劾的權力,更像是一個監督者,這一職位將由神職人員(先知)擔任。

國家政務是由國家議會與總理共同管理。

國會由各城市的市長、城市議會成員組成,還包括各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以及相當比例的各行業普通國民。

總理由國會選出,擔任國家政府最高首腦。

而總理將組建大臣班底,對整個國家進行政務管理,並定期在國會中進行國事匯報,任期年限暫定為十年一任。

神權殿會制,脫胎於堯族之前的兩個城市體系:普世神權、聯邦責任制。

由於在像素世界中,神明是確切存在的創世級力量,也是每一個文明最可靠和強大的捍衛者,故而神權至高無上。

世俗依托於神權建立了穩定的聚居地,從而開枝散葉,締造出各式各樣的發明創造與制度文化。

簡而言之,就是在神明的引導下,文明保持世俗自治,並利用神明在側這一優勢進一步發展。

陸堯有些沒想到,遠在深淵的玻圖居然變成了第一任總理。

玻圖的經歷也是頗為曲折。

他最早是玻神界的斥候隊長,陰差陽錯來到鹽城,在當地潛伏等待帝國號召,然而一潛就潛成了城防軍指揮官。

如此生活多年,直到玻神隕落信仰倒塌。

不久,玻圖得到上一屆市長銅海的看重和全力支持,在市民們的支持下他擔任了堯城市長。

這一上任就當到他的自然死亡,然後幽靈形態養老的玻圖又被堯城議會請回,讓他繼續當市長,帶領城市。

最後他又被使徒們推薦,進入深淵的四方國擔任代理市長,開始對這個深淵中的特殊小國進行全面改革。

後來深淵五層全面開發,各方勢力整合與平穩落地的工作裏,玻圖也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不論是履歷還是能力,玻圖的確都無可挑剔。

堯國的成立,讓城市間失去了最後的阻礙,密密麻麻的貿易網以最高效的方式連入了每一座城市。

晶構的大規模應用,則是加速拓展了各區域的貿易往來,並激活了沉寂已久的超凡科技領域。

通過晶構之門,像素小人們往返於距離遙遠的城市之間。

他們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必須靠航海抵達別的陸地,幾個月的旅途時間被縮短到一個月甚至是幾天內——只要能預約到晶構之門的票,當天就能抵達目的地。

白堡與矮人要塞重新開啟了大規模生產,一輛輛火汽馬車從周圍工坊裏被加工和組裝,進入道路上試運行。

多個火汽爐並聯而成的加熱與冷卻裝置也重新支起,嘈雜的蒸汽轟鳴、終年不散的水汽煙霧重新回到了這片大地上。

洗石技術讓積壓的全能石能被洗掉汙染,重新變得安全可用。

晶構所帶來的新技術浪潮,正在迅速席卷整個堯族世界。

就在陸堯興致勃勃地看著這一切時,屏幕上出現一行字跡。

——偉大的神明,有一位信徒做出了遠超同群的壯舉,請問需要轉化他為英雄嗎?

【是】【否】

陸堯雙擊字幕,畫面跳到復活王國所在的世界。

他看到,國王雷蒙德將一個地精護在身後,舉起手裏的白骨權杖。

“請你離開我的國民,你無權將他帶走!”

然後這位骷髏國王就被使徒布恩一陣爆錘。

哪怕明知道打不過,雷蒙德還是揮舞骨劍,表現出讓陸堯都驚訝的勇氣。

這家夥明明很弱,但氣勢上不輸。

難怪能被國民們選為國王。

正當陸堯準備用閃電幹掉那個什麽使徒布恩,智蟲出現了。

於是,陸堯就切換成圍觀吃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