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秩列矩陣

北爪投射出一幅畫面。畫中是一個龐大的環形裝置,從內到外分成三個圈層,有著類似車輪輻的條狀結構。

它上面被劃分出一個個幾何形區域,建有各式建築,不少建築都像環線列車般,進行具有一定規律的移動。

這就是【乘輿天輻星】。陸堯注意到,在天輻星猶如空間站般的表面,不少區域冒出黃色【未響應】和紅色的【警告】標志。

這些標志數量不算少,集中在最外圈層。陸堯問。這情況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北爪說:“大人,在虛宙時,天輻星已經達成59萬個區塊的完全修復。來到磁海這邊重啟後,天輻星恢復了懸浮和基礎運動能力,但秩列矩陣卻一直報錯,導致黃道星職能無法使用。”

“我比對了完好運轉的時序西鹹星,發現問題在於環境不匹配。”

“黃道星在超限區運轉,但天輻星是在爬行區進行修復。爬行區與超限區,不論是運動的頻率和上限、還是能量轉化率,都存在極大差異。因此雖然完成了結構層面的修復,但調試時卻出現大量報錯,無法完成功能對接。”它解釋著其中緣由。

“如果是完好狀態的黃道星,往下兼容毫無問題,重建區域了超過30%的天輻星卻無法做到。”

“目前需要將這些報錯區逐一修復。新的奇觀區塊將以磁體為材料,磁海本身就是一個混沌狀態的超限區,不論調試還是試運行都很適合,磁體間匹配度極高,不易報錯,並且強磁體的靈敏度和精度都超出了預計。只要一點時間,就能讓秩列矩陣恢復運轉。”陸堯瞄到一個新名詞。

——秩列矩陣是什麽?

“大人,秩列矩陣是星軌的核心結構體系,就像是元素論之於堯族一樣。”北爪說:“每一顆黃道星,都是由數量龐大的區塊組成,而每一個區塊奇觀中,都有著更多基礎的建築單元,這些建築單元構成了一個區塊的基礎功能,即功能矩陣。”

“功能矩陣可大可小,各有優勢。體量大的矩陣通常計算能力更強,精度更高,但運行計算時間長,消耗大。體量小的矩陣優勢是運轉快,消耗少,劣勢是精度差,不穩定。”

“要將不同功能矩陣連接,形成同步運轉和協同,就需要秩子。秩子就是斯派西那樣,作為外置大腦讓整個奇觀區塊變得算力超群,成為區域中心,可以輻射眾多區塊。”

“秩列,就是由秩子組成的序列。它們代表黃道星的變量,秩列同樣有著最少數量的要求,以便能和區塊功能矩陣形成匹配。”

“作為常量的穩定功能矩陣,以及作為變量的不穩定秩列,共同組成了秩列矩陣。這就是黃道星的運轉方式。”陸堯聽明白了。

黃道星非常接近群體意志的生命領域。難怪之前說星主會被抓去改造成黃道星,兩者先天就有共同之處。

只是星主是野生的,黃道星是人造的。北爪說:“在磁海環境中,只要將磁體制造為區塊奇觀,磁體特性就會讓磁人們變成天然的秩子,秩列矩陣成型會非常快。”

“您之前要求將天輻星按照300萬區塊的一等星標準再建,我認為現在機會非常好,這裏有著足夠寬闊的場地和資源,也能夠盡情安全地測試。”陸堯心說,黃道星這東西的確不簡單,光是維修都是事故不斷。

這都還是有北爪這位星官掌舵,換成堯族自己摸索,怕是根本弄不明白。

他手指敲打鍵盤。要搞就搞600萬級的。紅衛星頭上亮起一個感嘆號:“這……這種量級……需要很多很多的資源。”這裏不夠?

“夠。”那就行了。陸堯想著,得搞一點提前量出來。黃道星軌虎踞超限區多年,那三顆一等星肯定也沒閑著,經年累月體量必定遠超基本標準。

光是300萬級的門檻程度,很可能頂不住,別被人一個回合就給拿下了。

即使是信息戰和幹擾戰,也得自身強度夠高,關鍵時刻動手的效果才好。

強度越高越好。北爪也頭上冒出一個頭纏紅布的奮鬥表情:“天輻星和西鹹星都將以600萬級作為標準!我這次爭取不讓您失望!”陸堯倒看得開。

二等星已經屬於真理級,想要迅速搞出完美修復,實在有點強人所難。

北爪本身不是司職修理的星官,也缺乏擅長維修的黃道星工具,要給它試錯的空間和時間。

“但是大人,西鹹星如今卻非常良好,它已經在磁海發揮出了作用!您請看。”北爪移動畫面,就在天輻星旁不遠處,是另一個高空天體。

它中部是一個巨大球體,上面有著一條條細密溝壑,猶如精密的球形印章。

球體兩側支出兩根長柱結構,這些柱狀體分成一節一節,表面劃出了不同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