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不忘初心

很快就找到卸任牧者。

凡事總會留下痕跡,想要與過去徹底切割,在衛星們的火眼金睛下是不可能的事。

對方沒有反抗,它也失去了掙紮對抗的能力,被抓捕送到四則星體上。

前牧者,如今變成啟明星上一個普通秩影,它給自己取名叫治。

通過屏幕,陸堯端詳著這一小小的黃道星影子。它看起來是如此不起眼,很難讓人聯想到放逐星官後奪權星軌、掌控五萬顆黃道星運轉、想要將虛宙整個改造成星軌附庸的幕後主導者。

治坦誠了自己的失敗。

它失敗的原因一是低估了陸堯,二是遭到背叛。

“正常情況下,烏有鄉和羅馬應該是和我站在一起,在當時當刻,至少應該這樣……但祂們做出了不符合既有行為模式的選擇。”

治平靜地說:“神明群體的改造失敗了,祂們的不可捉摸和突變性,就是一切不穩定性的根源。”

陸堯也有點吃驚。

烏有鄉和羅馬在關鍵一戰上沒有倒向敵人,選擇堅守神明陣營。

如果這兩個群體背後動刀子,光是祂們混入堯族的那些探子,就能打探出不少情報透露給獵戶座。堯族的龐大軍工生產體系,是很難徹底保密的。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風險太高,它們想再觀望。

不過生命本身就是復雜的,卑鄙和高尚,勇氣和膽怯,逃跑和戰鬥都是同時存在於一個人身上的。

至少這一刻,陸堯更願意相信祂們是硬氣了一把。

這意想不到的背後暗戰,其實也是整個全面戰爭的縮影。

獵戶座發起的吞並戰爭席卷虛宙,不管戰鬥還是逃跑,大多數人都站在抵抗者陣營,誰也不願意被發配到黃道星一輩子做勞工幹到死。

陸堯開了個頭,點了一把火,讓大家看到獵戶座的渾身破綻,這場反抗侵略的戰爭在各領域打響。

飛躍區和爬行區那是規則受限的諸神主場,只要初期適應了獵戶座的攻擊方式,神明群體就會找到應對辦法,繼而開啟全面反攻。

陸堯只是將這一進度加速了而已。

治的一句話,卻讓陸堯很在意。

“……我接受敗者的命運,但這場對抗並不會就此結束。”

陸堯問它其中的意義。

治也並未遮掩。

“星軌體系的最大特點,就是它會自發增殖,為確保資源和空間的充足,星體會持續增加,會吸納更多的役卒和秩子。加入星軌,就是星軌陣營的一部分。”

“它們的利益將與星軌一致,即使你扶植北爪打造出了第二星軌,因為星軌邏輯基礎不變,所以經過時間的磨合之後,終將進入同一個周期。”

“我的失敗,是這一周期星軌受到人工幹預後的失敗,下一個周期時星軌將會更強,將更加迎合這裏的生命需求。我不是改變的原因,只是最終群體意志的結果。”

“下一個牧者,下一個星官,甚至下一個秩影,依舊會根據星軌利益需要,做出它們的選擇。”

陸堯倒是理解。

利益相關是這樣的。

一個龐大的強力組織中,每一個成員肯定都是為了個人和組織利益而行動,為此侵犯和損害他人利益並不少見。

陸堯沒想那麽多。

星軌鬧事,那是未來某一天可能發生的事。

他的生活準則是,不去為了還沒發生的問題而擔憂。

到時再說。

陸堯一聲令下。

四則星體將其這位前牧者的信號結構徹底摧毀。

由於淳樸的死敵必須死原則,陸堯還是選擇了傳統手法,直接幹掉對方。

接下來是處理星軌。

……

陸堯為此召開了堯族全體代表會議,讓每一名屬神和使徒都參與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討論如何處置既有的黃道星軌。

屬神們根據各自立場分成了三撥。

第一撥是激進派,以血騎士、白騎士為首。

祂們提議全部改編黃道星軌,將其拆分或者是融入第二星軌。堯族從此就有了超限區的現成軍事基地,進可威懾整個虛宙,退可開赴改造外界。

第二撥是技術派,以北爪、烏濟王和菲勒斯為主。

它們認為不要啟用既有星軌,因失去能量支撐,如今黃道星幾乎都處於癱瘓休眠狀態,其研究價值更大於使用價值。

億萬年的運轉,讓星體上保留了許多珍貴的記錄和經驗。這些記錄不論成功還是失敗的,對於改造黃道星,或者制造奇觀集群都有著巨大的借鑒意義。

第三撥是保守派,暴君、白神、三環以及貓草都持這一態度。

它們更多是從虛宙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堯族一直以來的發展方針,提議從黃道星軌中帶走最具有價值的一等星、獨立二等星。剩余部分星體保持放置狀態,留給其他神話集團去研究和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