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余隱第二天早上爬起來, 將昨天晚上從空間裏挖出來的焦頭花, 挪了出來。

種進花盆裏, 讓李三直接給司傑給送去了。

他現在實在不想看他那張臉。

主要的是他今日還有別的事情要辦,讓李三把東西送到後,如果有什麽消息也一並帶回來, 兩人在街頭分道揚鑣。

去年一場大火, 山上的東西雖然長出來了, 但是農田這邊有些地方就不適合種糧食,於是, 經過多方商議, 大家在今年開春,便種上了一棵棵的果樹。

但是那片地又吃水不太方便,即使種了果樹,長勢並不是太好。

於是,工部的幾位, 便挪出兩人來, 替他們做幾輛水車,這東西有先例,隨便哪位大人拉出來,都能駕輕就熟的順利完成。

不到一個月,做了好幾輛。

余隱今日向衛國公要了小一百人, 再加上自願來幫忙的農民, 差不多兩百多人, 裝幾輛水車應該沒問題。

到時候, 只要把提前挖好的水渠一打開,就可以灌水成功了。

余隱覺得這怎麽說,都算是大事。

他記得小時候,他們那種窮鄉僻壤,有河,但是想要把水引到地裏特別的困難,要是那時候有人做水車什麽的,該比現在好吧。

余隱暗暗握了拳,居然有點小小的期待。

不知道開閘放水的時候,會是怎樣的盛景!

余隱帶著小毛到達到目的地,遠遠聽見整齊劃一的口號聲。

忙下了馬車,帶著小毛順著山路往上走。

今日過來的是陶新城和工部的楊大人。

楊大人負責教大家安裝,陶新城則是新官上任來學習的,看到余隱過來,陶新城跑了過來道:“大人,上面已經裝好了兩個,您要不要上去瞧瞧。”

余隱點頭。

這片地大概三四千畝,因為灌水不太方便,大家都不太樂意種,目前地契在一個姓戶的老人手裏。

戶員外雖然手握幾千畝地,可收入並不太好,每年除了交稅之外,所剩不太多。

漸漸的便放棄了。

可這塊地又賣不出去,去年一場大火,將他的果樹燒得七七八八,戶老頭當場就閉過氣去……

還是今年余隱帶著大家種地時,戶員外找到他。

余隱帶著人來瞧了之後,才決定再次種果樹,不過前山有水,只要引流成功,這塊地以收成肯定不錯。

余隱想起自己在京裏那塊果園,除了種果樹之外,下面還有套種糧食、蔬菜、豆類等等作物。

到了夏天還可種西瓜、南瓜。

於是把自己的建議跟戶員外一提,戶員外是挺心動,可引流這種事情,從來沒有做過,以前濱海的官員從來不管這些。

一年到頭抓的都是漁民,甚至還鼓勵大家出海去貿易。

先前還讓人養殖珍珠,可惜還沒長好,倭寇來了之後一掃而空了。

上一任的官員,當時逃得逃,死的死。

余隱還是頭一個這麽重視農業的。

戶員外便放心地將自己的這些地都交給了余隱,讓他幫忙規劃。

余隱待今年開了春,讓人采購了樹苗,找了一些人,經過兩個月,才把樹種好,同時,又讓工部的大人,一邊做水車,一邊設計水渠。

直到今日一切才準備就緒。

望著裝好的水車,順著水流不停地轉動。

余隱心頭莫名膨脹了起來,不得不承認,有些東西,比什麽虛名要讓人更為感動。

他用手比劃了一下,工部的任大人,設計的果然巧妙。

而且把點踩的特別準,水車的方向,出水的方向,而且,每個水車都是獨立的,想要哪一條渠的水,便把這裏的閘門打開,到時候水便會順著水渠往下流。

水渠的中間有許多的小出口,屬於分片取水,特別的方便實用。

余隱看完上面的兩個,第三個已經裝好了。

大家如法炮制。

有了經驗,後面的兩個上手更快,在巳時之前,五個水車都裝好了。

楊大人抹了把汗道:“大家都散開一些,我先取一半,按剛才說好的,大家去個自的位置侯著,如果水到了,便把自己那裏的閘門打開,看水流情況如何。”

余隱不懂這些,跟大家一樣,站在一旁看著不說話。

陶新城跟小毛也跟在他的身後。

來來回回,隨著楊大人在地裏走了大半天,他覺得沒問題,反而卻見楊大人觸了眉道:“剛開始就沒想好,如果上面的水流引走了,下面水流必定會減少,所以,如果想要引水灌溉,又不浪費時間,咱們還得想想別的法子。”

余隱默然,這是被分流了呀。

楊大人道:“大人別著急,回頭下官再與其他幾位大人商量一下,實在不行,先這麽用著,待想到好的法子再開。”

余隱點頭:“目前能這樣已經不錯了。”

上面的幾個一打開,確實下面的這兩個吃水就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