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家在海上又飄了一個來月,眼看著馬上就要到家了。

突然瞧見一艘船遠遠的駛了過來。

余隱拿著望遠鏡一瞧, 只見船頭站著陶新城, 看到他們的船,對方立馬歡呼一聲, 而後揮著旗子, 亂打一通。

余隱黑線。

果不其然, 旁邊另一個人將旗子拿過來,打了一通旗語。

余隱一驚,扭頭對衛國公道:“情況不太好。”

衛國公接過望遠鏡, 對方又將旗語打了一遍——倭寇來襲。

衛國公面色一沉,罵道:“這群王八羔子, 還真趁咱們不在,過來偷襲了。”

余隱微微觸眉, 拿著望遠鏡又瞧了幾遍, 此刻已經離濱海特別近了, 如果真打起來, 不可能這麽平靜。

他把自己的猜測一說,衛國公也是一愣。

商老反道:“怕是倭寇來的並不是濱海。”

濱海自打前年受了重創,重建之後, 便有了自己的水軍。

此次出海,只帶了六百來人, 衛五還在家裏鎮守, 手下有差不多七八千水軍, 如果再加上城裏城外的陸軍, 差不多兩萬人。

這兩年來,衛五日夜帶兵操練。

所以,倭寇估計是來過,但是卻被打跑了,害怕了之後,又去搶別的地方了。

余隱心頭一凜。

命人加速回程。

果不其然,待落地時,陶新城急道:“大人涑海和東臨城紛紛求助,讓派水軍增援,說是倭寇,已經不止一次過來了。”

“大人,你們總算是回來了,謝天謝地!阿彌陀佛,神仙保佑。”

衛國公道:“派人去了嗎?”

陶新城苦笑:“咱們本來人就不多,再派過去,只怕倭寇打過來,不過衛將軍還是各自增派了一千水軍,兩千陸軍過去了。”

“所以,咱們才在這裏日夜守著,萬一有倭寇進犯,便立刻回去報。”

余隱還以為陶新城算準了他們要回來,在這裏接應,原來是在看有沒有倭寇。

不過一想也對,倭寇在海上吃了虧,肯定得找地方補回來。

余隱了磨牙,必須盡快把他們連根拔起才行呀。

衛國公道:“你去告訴老五,讓他即刻再兵去增援,這邊交給宗慶即可,再有咱們這邊也不能放松。”

陶新城立刻騎馬回城了。

余隱他們這邊有幾十船的貨物和銀子。

也怕倭寇這會子過來搶,於是,楚宗慶他們一下船,立刻又能嚴陣以待起來。

同時調了不少的人馬過來。

幾十船的東西拉完,用了半不多半個月的時間。

還好回來後,他們就不缺人了,直到船上的東西卸完了,余隱那顆心才算放進了肚子。

望著放在海岸邊上的船,余隱突然道:“老衛,咱們可否在這兒建個港口。”

有了一次的成功,接下來的路就順利多了。

衛國公點頭,“可以考慮一下。”

一件事情一旦有了計劃,操作起來就順利多了。

臨近年關,這事肯定得明年才能實施起來。

貨物一車一車的運走,在他們回歸半個月後,傳來消息,在涑海衛五帶人已經與倭寇打過兩次了,均獲得了大勝。

東臨那邊的倭寇也不敢再犯,不過過去支援的水軍目前回不來。

那邊想讓過去的人幫他們也組建一支水軍,起碼待下次再找來時,也不會措手不及,只有挨打的份了。

倒是衛五再過十來天就能回來了。

余隱在衛五回來的前一天,收到了商老板給他送來的銀票。

足足五萬兩之多。

這算是此次出海賺的第一筆錢,在年前,陸陸續續收到了幾筆,加起來差不多有十來萬。

到了第二年三月份,這筆錢算是全部歸档。

共計三十二萬八千兩。

余隱仔細一算,忍不住滿頭黑線,還以為自己賺錢了,不料也只是持平而已。

這三年來,他們不斷的造船、水車和武器,這三十二萬八千兩,只夠填補這一塊的空缺。

所以,目前還是虧損狀態。

由於年前倭寇在涑海和東臨城的出現,引起了許多沿海城市的重視。

紛紛向濱海求助,關於組建水軍事宜。

一時間濱海的水軍可謂炙手可熱。

為此衛五還特意寫了份資料,順著邸報發往各種,離濱海近的城郡還會特意派人過來學習……

余隱望著空空如也的財庫,一邊喂大黃吃果子,一邊對衛國公道:“他們這樣學習,能不能交點學費呀,一來幾十個人,除了管吃管住,還得教本領。”

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他們讀書還要交學費的。

嶽大人噗的一聲,把嘴裏的茶給噴了,“交啥學費,人家訂了戰船。”

雖說戰船這塊有朝廷拔款,但是那也只是杯水車薪。

而且這種東西造起來速度並不快,沿海城郡少說也有幾十個,戰船這玩意,要是再造幾十個,嶽大人感覺自己兩輩子都得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