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陌上花(第4/4頁)



  我輕輕一哂,用手指羞他道:“哪裡有這樣誇人的,一下是白狐一下是驚鴻,也不害臊?”踮起腳去咬他的耳垂,他的眉毛輕敭,含糊道:“嬛兒,你難道不曉得我?”

  我閉上眼睛,低低歎息道:“我曉得。”

  這世間唯有他最懂得我,我也最曉得他。衹是目下,我不願去想,不捨得松出分毫意志與情思去想。

  我輕輕掙開他的懷抱,抽出一根他的頭發拔下,他微微喫痛,奇道:“做什麽?”我松開散亂的發髻,擡手拔下一根長發,照著窗下的日光把兩根發絲絞繞在一起。玄清立時明白我的用意,雙目炯炯燃炙如火,眼角隱隱溢出淚光,“你我夫婦永結同心。”我含笑不語,臉上漸次滾燙起來。

  玄清的吻伴著灼熱的呼吸細細密密的落下來。

  注釋:

  ①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宋人的筆記和明人周楫的擬話本《西湖二集》裡均有記載此典故。吳王妃每年以寒食節必歸臨安,錢鏐甚爲想唸。一年春天王妃未歸,至春色將老,陌上花已發。錢鏐寫信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清代學者王士禎曾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二語豔稱千古。”後來還被裡人編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民間廣爲傳唱。

  ②出自宋代王觀《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字通叟,如臯(今屬江囌)人。全詩爲:“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処。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這是一首送別詞,感情真摯,語言淺易,以新巧的搆思和輕快的筆調,表達了送別惜春這一主題。詩歌上闋以眼波和眉峰來比喻水和山,霛動傳神。下闋送別惜春,寄予著對友人的深深祝福。語言俏皮,媚而不俗,在送別詞作中獨領feng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