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方略(第2/2頁)

赫圖阿拉建有後世被稱為清永陵的滿清祖陵,始建於萬歷年間,現在還叫興京陵,裏面埋葬著野豬皮的六世祖孟特穆、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以及伯父、叔父等人,是被皇太極等人詡為“天子之氣”的所在,也是建州的精神支柱。雖然皇太極登基後將都城遷至盛京,但仍在赫圖阿拉留下了數千精銳拱衛祖陵。

陳奇瑜向朱由檢建議,登陸遼東的官軍須得選派悍不畏死之將官士卒,人數當在五千上下。戰前許其重賞以激其志,陣亡者厚恤其家人,將官則允以高位以酬其勞,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五千人應該不難挑選,比如在陜西歸降的流賊張文耀部以及劉國能部。

陳奇瑜毫不掩飾對流賊降將們的輕視和敵視態度,他之所以建議朱由檢從這兩部選人,明擺著有借刀殺人的意味。

在他的眼中,這些降將軍卒均不可信。當初他們之所以投降朝廷,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采取的投機行為,其真實用心值得懷疑。

並且張文耀與劉國能部自歸降以來一直寸功未建,兩部一萬余人空耗朝廷糧餉,既是身為官軍,就應當為國效力。明年大明精銳官軍幾乎要全部出關作戰,這兩個不穩定因素留在內地著實讓人放心不下,不如擇其勇悍遣往遼東,如其獲勝而歸,那就是意外之喜;若其覆亡於敵境,那亦是為國犧牲,此為兩全之策也。

朱由檢對陳奇瑜思慮如此周詳深表贊賞,此實為老成謀國之言。雖然他提到這種極端事例幾乎不可能發生,但防患於未然總歸不是壞事。

陳奇瑜提出的渡海作戰策略大體可行,具體作戰方案還需兵部相關人員詳細商討後才能制訂好。等兵部拿出方案後,朱由檢就會下旨,從張文耀、劉國能部選派精兵前往登萊駐防。鄭芝龍則要調派船只北上,探查登陸點和接應點,運載官軍往來於登萊、遼東之間進行操演,以使將官士卒提前適應環境,不至於因不習水性而喪失戰鬥力。

一提到登陸遼東,朱由檢首先想到的便是毛文龍經營過的皮島。明年出關之戰打響後,登萊軍就應立即奪取皮島,然後由熟悉地形的遼東漢人作為向導,從鎮江堡一路沿著鴨綠江西岸北上,直驅赫圖阿拉。歷史已經證明,建虜在這一帶兵力極為薄弱,這與雙方都不重視水師、未曾想到會有軍隊跨海登陸有直接的關系。

尤其自大明東江鎮覆滅、皇太極派兵征服朝鮮後,建虜已將遼東視為了大後方,其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遼西一帶,這就給官軍奔襲提供了絕佳的機會。